以前在书上看到的和听别人说到的一些不明觉厉的道理总是觉得好像很有道理,可却用不上。
例如(已忘记出处):
在战术上重视对手,在战略上却要蔑视对手。
要么全力以赴,要么就别开始。
这两天面试了一家比较有实力的公司,因为我的履历和公司业务不算太匹配,并没太有把握,最后却拿到了offer。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当中。
意料之外,是因为前面所说的履历和企业的业务范围并不太匹配。打心底没抱多大希望。只是抱着了解下此公司和此公司所经营业务之心态去的。
情理当中,是因为去面谈前我做足了准备,并没有因为没把握就没太当回事。这其中的心态转变过程值得我把它记录下来,为以后做人做事提供参照。
当接到猎头职位推荐时,根据猎头发给我的公司资料,大致了解到目标公司的规模和业务方向。自我分析了一番这次面试的成功几率。结果是几率不算太高。但这家公司在行业内比较有实力和口碑,对我有挺有吸引力。要是按照我以前的处事方法可能就是敷衍了事了,自我感觉成功几率不大,就动力不足。
可能你会觉得这逻辑有问题,不就是因为没把握才更应该好好准备吗。但换以前的我,就是这么没逻辑。
不过这一次不一样了。前面提到过的那句话“要么全力以赴,要么就别开始”,反复在我脑海里浮现。这就让我没采取那么没逻辑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于是就和自己说,既然猎头推荐的公司,实力和口碑都不错,公司业务方向也是我感兴趣的,那么就暂时不去想否能成功,先把自己该做好的准备认认真真做好,至于结果怎样,坦然接受。就是所谓默默耕耘,不问前程。同时也想到用文字的方式,把自己关于服装行业的一些认识梳理一遍。于是就有了上周连续两篇的关于服装行业一些情况的分析文章。
说到这里不得不插入说下,从这件事上来看,我已经开始享受到了写作所带来的好处了。两篇不算深入的行业分析文章,让我把关于服装行业的一些认识仔细的梳理了一遍,对行业的认知加深了许多。在面谈时,刚好聊到关于行业认知话题。有了前面的梳理加写作,谈论时可以做到时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当然,另一句话“在战术上重视对手,在战略上却要蔑视对手”,让我在面谈时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在战术上重视对手,让我在前期准备工作方面做足了功夫,心里就有底气。在战略上蔑视对手,让我把自己放在了和面试官(企业老板)平等的地位去谈话,不至于畏手畏脚,把自己的心态,知识储备以及到行业发展的理解展现出来。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不努力就永远没有机会,努力了就有一定可能。至于结果如何,又有什么关系呢。
以上算是对这次面试的一次复盘。特别是开通提到那两句话,对我的启示,应能为我带来巨大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