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自2014年3月由Martin Fowler首次提出以来,在Spring Cloud、Dubbo等各类微服务框架的帮助下,以燎原之势席卷了整个IT技术界,成为了最主流的分布式应用解决方案。但仍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比如技术门槛高、多语言支持不足、代码侵入性强等。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成为了下一代微服务首要回答的问题。直到服务网格(Service Mesh)被提出,这一切都有了答案。
1 微服务之殇
时光回到2017年初,那时所有主流的微服务框架,不管是类库性质的Finagle、Hystrix,还是框架性质的Spring Cloud、Dubbo,本质上都归于应用内解决方案,都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技术门槛高:随着微服务实施水平的不断深化,除了基础的服务发现、配置中心和授权管理之外,团队将不可避免的在服务治理层面面临各类新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分布式跟踪、熔断降级、灰度发布、故障切换等,这对团队提出了非常高的技术要求。
多语言支持不足:对于稍具规模的团队,尤其在高速成长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多语言的技术栈是常态,跨语言的服务调用也是常态,但目前开源社区上并没有一套统一的、跨语言的微服务技术栈。
代码侵入性强:主流的微服务框架(比如Spring Cloud、Dubbo)或多或少都对业务代码有一定的侵入性,框架替换成本高,导致业务团队配合意愿低,微服务落地困难。
这些问题加起来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实施微服务的过程中,小团队Hold不住,大公司推不动。
2 另辟蹊径
服务网格(Service Mesh)应运而生!自2016年9月Linkerd第一次公开使用之后,伴随着Linkerd、Envoy、Istio、NGINX Application Platform、Conduit等新框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微服务之后,服务网格和它的边车(Sidecar)模式引领了IT技术界2017一整年的走向。
服务网格是一个用于改进服务与服务之间的通信的基础架构层[1],也是目前最流行的原生云类别。随着容器变得越来越普遍,服务拓扑变得越来越动态,需要更先进的网络功能。服务网格可以通过服务发现、路由、负载均衡、健康检查和可观察性来帮助管理流量。服务网格试图驯服难以控制的容器复杂性。
随着像HAProxy、Træfik和NGINX这样的负载均衡器开始重新定位为数据平面,它的服务网格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我们还没有看到广泛的部署,但确实知道在生产环境中运行服务网格的业务。此外,服务网格并不仅限于微服务或Kubernetes环境,还可以应用于VM和Serverless环境。例如,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不是运行容器,而是使用Linkerd。
服务网格也可用于混沌工程,“在分布式系统上进行实验的规程,以建立对系统抵御混乱状况能力的信心[2]。”服务网格不需要在每个主机上安装一个守护进程,而是将延迟和失败注入到环境中。
2017 年的 Service Mesh 市场,从 Linkerd 的风光无限开始,到 Istio 的横空出世,最后止于 Conduit 的绝地反击,可谓一波三折;产品也经历从第一代的 Linkerd/Envoy,跨越性的演化出第二代的 Istio/Conduit;同时,技术社区的态度也从年初的逐步接受发展到年底的热烈追捧,下面这张 KubeConf 上的图片非常有代表性地展示了社区的热切期望:
公众号:javafirs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