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佚名《冰心》”
是呀!“谆谆如父语,殷殷似亲友”这用来评价武保林老师是最合适不过的语句了。细想起来,那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如老父亲般的老师。短短的寸头,健康的小麦色皮肤,大大的黑框老花镜,如军官般正直的脸庞,总是以一身古朴简单的改良版中山装出现在语文课堂上。博学多识的老师总能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开始每天的课程。有时是一个很小的笑话,有时是一个很简单的反思题,从而映出很大的道理,这也是我喜欢他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犹记得在《拾穗》这一课,武老师铿锵有力的声音将我带入一个又一个丰富的世界,在那一刻仿佛自己置身于一片繁忙之中的麦田,一个一个皮肤黝黑的农村妇女,望望即将落下的夕阳,下意识的加快了自己捡拾稻穗的动作,生怕错过那来之不易的麦穗。老师又以自己小时候一起去割麦子的记忆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知识,虽然身为农村的孩子,那时的我们却并不曾体验过割麦子的辛苦,以及农家儿女生活的不容易。
小时候刚从天津回来我胆小怯懦,从不敢在班里或者课堂上大声说话,因为自己的说话方式备受嘲笑,感觉自己的一切都与这个新的环境格格不入,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总是受到其他人的欺负。有一次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背会了给小组长背,而我偏偏执拗着会背了也不肯去接受小组长的“检验”。总是以各种方式逃避,说自己不会:有一次,小组长把这事报告给了他,在上课时,老师提问我站起来背今天的课文,我刚一张口,一阵骚动,好多同学在偷偷的笑,让本就胆小的我更加羞愧,更加不知所措。这时,武老师好像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就摆手让我坐下。下课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老师耐心的询问我在天津期间的生活和学习。之后便在班级里说以后不用找小组长背诵,会背之后跟他说一下。之后老师经常叫我去办公室“谈话”,给了我更多的关心与呵护;当老师了解到在天津时候我曾担任过歌唱比赛的领唱,在一次班会中推荐我去唱歌,刚开始的我不敢开口;当看到武老师鼓励的眼神,我慢慢的开口唱了起来,这一次我收获的是掌声而不是嘲笑,渐渐地有很多同学开始主动和我说话,开始和我交朋友。慢慢的,我不再胆小怯懦,渐渐地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有效的利用我“奇怪”的口音,给同学普及天津的文化和习惯。慢慢的我融入了班级,成为班级里面的小红人,没有人再因为我的口音嘲笑我,所以现在的我活泼开朗,也是多亏了我的良师。
我离开武老师已经好几个年头,在平常的学习中,还是会想起老师的谆谆教导,那些话语在我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在我高考复习陷入困境,想要放弃时,我总会拿出当时武老师赠送我的本子,默默的为自己鼓气,我可以的,我可以坚持下去。
武老师是我的恩师,是影响我一生的好老师,我很感谢他的教导与呵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