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开始读第三十一回的时候,萧遥写道这一回总共可以分为宝玉问伤药、淡淡端午宴、晴雯怼宝玉、黛玉数“和尚”、晴雯撕扇子、湘云入贾府、主仆说阴阳、湘云得麒麟共八个场景。今天之前,我们已经读完了前面五个。曹师通过安排这五个场景,将宝玉同学从第二十九回起即郁结于心的压抑感,缓缓驱散,读者阴霾已久的心情终于渐渐晴朗。《红楼梦》全书,由此暂时进入了相对平和的小确幸部分。
第三十一回的第六个场景,是湘云入贾府。虽说史湘云同学从小在贾府长大,就算后来回了史家,也多次往来贾府,但曹师只是在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中,才开始正面描写湘云进入贾府的日常。
那一次进府,湘云跟黛玉同住。先是因为严重的金陵口音,总是喊宝玉“爱哥哥”,被黛玉同学俏皮地学舌打趣;后来又因为参加宝钗的生日宴时,看完戏心直口快地说唱戏的小旦像林妹妹,被宝玉眼神示警,生了一肚子闷气;再后来,又一直住到元宵佳节,跟姊妹们一起猜元妃娘娘的灯谜。
这一次再来,不管贾府还是史家,很多事情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由于湘云同学是曹师安插在众人身边的“眼线”,所以,关于她的场景,都纳入贾府气运线。
场景开始,曹师用“至次日午间,王夫人、宝钗、黛玉众姊妹正在贾母房内坐着”,这句话作为转场。不仅成功转换了叙事的时空,还顺便交代了新场景的人物。这种高效率的文字,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
大家正坐着,就有人来报,说“史大姑娘来了”,然后立即写“一时果见史湘云带领众多丫鬟媳妇走进院来。”这种叙事节奏的突然快速变化,有助于化繁为简,直奔主题。
“宝钗、黛玉等忙迎至阶下相见,青年姊妹,又间经月不见,一旦相逢,其亲密自不肖说得。”。曹师用这两句话快速跳过开场,直接进入场景。
请安问好,大家互相见过之后,曹师安排地位最尊、年纪最长的贾母发话,让“天热,把外面的衣裳脱脱罢”。湘云“忙起身宽衣”。这里曹师用一个“忙”字,突出湘云对“长辈命令”的绝对顺从,含有深意。接着说话的自然是王夫人:“也没见你穿上这些做什么!”史湘云的回答,再次预留伏笔“都是二婶婶叫穿的,谁愿意穿这些!”。
长辈们说完话之后,大家才开始聊天,宝钗和黛玉分别讲述了一件关于湘云的轶事。宝钗先讲,是顺着王夫人的话头,先说了句“姨娘不知道”,再开始讲湘云小时候爱穿别人的衣服,“旧年三四月里”,有一次穿了宝兄弟的行头,被老太太错认成宝玉,还夸她“倒是扮上小子更好看了”。黛玉则是以一句“这算什么! ”开头,说起湘云“前年正月”来住,下雪时偷穿了老太太一件簇新的大红猩猩毡斗篷,结果不小心栽倒,弄了一身的泥水。讲的“大家想着前情,都笑了。”
曹师安排这一段关于聊天的文字,看似家常,实则用心良苦。一段文字,不仅暗含湘云入府的前情,更突出了宝钗和黛玉在为人处世、乖巧讨喜能力方面的天渊之别。
宝钗讲述的时候,不仅延续了王夫人关于湘云穿衣的话题,并以乖巧的“姨娘不知道”起头,所述往事则拽上了众人都喜欢、此时此刻却没有在场的宝玉,更是以老太太为故事主要人物、以老太太的感叹做为结束语。一个普普通通的讲述,拉近了与贾府所有关键角色的关系,心思之精巧、手段之高明,全书恐怕仅有凤姐堪与之相比。
反观黛玉,看似想要与宝钗争风头,以“这算什么”开头,结果讲述的事情虽然也提到了贾母和王夫人,但主角只是湘云一人,结局却是弄脏了老太太的新斗篷。这种事情大家如果认真起来,都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从讲述内容和现场效果来看,耿直纯真的黛玉同学完败。心直口笨,全无机心,难怪在婚姻大事上渐渐失去主动。
曹师的这一处伏笔,非常隐蔽,需要细细体会。
接下来,为了强化这种效果,曹师又安排宝钗笑问湘云的周奶娘:“周妈,你们姑娘还那么淘气不淘气了?”周奶娘也笑了。迎春笑道:“淘气也罢了,我就嫌他爱说话,也没见睡在被里还是咭咭呱呱,笑一阵,说一阵,也不知那里来的那些谎话。”。在全书中极少说话的迎春,因为宝钗起了个头,竟然少见得说了一席话,凸显了宝钗强大的谈话控场能力。
同时,曹师还通过迎春的这番话,再现了湘云小时候的话痨模样,让读者自行在心里与湘云两次进府的表现进行对比,引导细心的读者思考湘云之所以出现明显变化的原因,为后文设下伏笔。
接着,曹师又安排王夫人一句话,透露出湘云已经“有人家来相看”,即将要有婆家的事实,再以老太太避而不谈,直接问湘云今天是走是留,暗示老太太对湘云的情况并不满意。
大家说了这半天话之后,曹师才让小时候那么话痨的湘云同学,问了一句“宝玉哥哥不在家么?”,却引来宝钗另一番调笑。老太太刚说完“大家如今大了,别提小名儿了”,宝玉同学就来了,笑问“云妹妹”为什么打发人去接的时候不来,又被王夫人一句“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岔开话题,最后再由黛玉一句“你哥哥得了好东西,等着你呢!”彻底转移了话题。
这一段文字中,有两处问题被刻意忽略,一处是湘云问“宝玉哥哥不在家么”,另一处是宝玉问湘云“前儿打发人接你去,怎么不来?”
从场景描写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在聊天中是经常出现的,合情合理。从字里行间来看,说明王夫人显然知道一些湘云的情况,因此故意岔开话题。
最后,写湘云自宝玉进来之后,才开始有了些生气,慢慢活跃起来,还特意问候袭人,并给袭人和鸳鸯、金钏、平儿带了礼物----绛纹石戒指,通过将分派礼物这些小事安排得一丝不苟,衬托湘云同样心思缜密,理事能力出众。这一段文字仍有伏笔,但此时不显,暂且不谈。
这个场景最后,曹师特意安排黛玉酸酸地点评了一句湘云“他不会说话,他的金麒麟也会说话”,并“一面说着,一面起身走了”。这句话旁人只有宝钗听见,抿嘴一笑。宝玉听见黛玉的话,正自后悔,却发现宝钗在笑,只好自己也跟着笑;宝钗看见宝玉也在笑,赶忙起身离开,去找黛玉说笑。
“湘云入贾府”这个场景,在《红楼梦》全书中的位置也很重要,“风起于青萍之末”,在曹师的刻意安排下,各种线索、细节、伏笔突然极大丰富。曹师最后一段文字,描写宝、钗、黛三人各怀心思,词句短小精悍,应特别注意、揣摩。
上 一 篇 | 目 录 | 下 一 篇 |
---|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