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那些年,我们泡在“坛子”的日子

那些年,我们泡在“坛子”的日子

作者: 京兆同文館 | 来源:发表于2020-10-06 15:13 被阅读0次

网络论坛兴起,称为“坛子”。这种建立在纯兴趣、无利害,自由交往的人际关系,其实很温情。我偶尔去回一下坛子,翻翻老帖,回味繁华。又过数日,再想去坛子翻帖,却找不到了,又一个坛子关门大吉。


    网络普及,前提是电脑成本下降,几乎人手一台。大约在2000年到2010年的时代,网络论坛兴起,称为“坛子”。

当时网络环境也比现在宽松,帖子能畅所欲言,无论雅虎、百度搜索的功能都比现在强大。

依据个人兴趣,沉迷专门的论坛,几乎打发了许多人的时光,其中当然也寓教于乐。比如我,沉浸坛子那日月,文字能力明显见长,许多新词汇都是从坛子学到的。

坛子大多是围观看客,写手就固定的一些人,坛子人气主要靠双方互动,一个好帖子马上有人围观、回帖,甚至辩论。辫论得急眼了,恶语相向。但在用户群比较集中的坛子,恶语相向情况比较少,大伙都天天泡在坛子里,也是朋友了。所以更多的现象就是回帖转帖,吹捧写手。版主、写手都是义务的,赔钱赚吆喝的心态。很有意思,坛子越是有人气,这些人越愿意把时间精力贡献在坛子里。

我做过写手,也做过版主。在坛子那个圈子,也算有名气。曾经我写的一个帖子,跟贴回复了一百多条。在百度搜索的转帖有二百多次。虽然有人转帖并不署名,或干脆署自己的名,但这就是网络,只要看到是自已文字,也会令人欣慰。

不知不觉,坛子消失了。智能手机时代,人们不习惯扎堆泡坛子了。虽然手机有微信、公众号、美篇,但人和人交流的温度越来越异化成为数字符号!

人变得陌生了。手机阅读过于便捷,人们无需注册用户,随时可订阅或转载各种信息,每个人都是分散的,互不相干,特别回帖讨论不再是即时性,而是经过筛选才显示,也不太会出现讨论的热情。

我经常看一种手机帖子,附言"请点击广告,腾讯会付五毛钱"。好像写帖者是商业行为。这种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也就隔膜了。我们每天看帖,却无需关注你我是谁。

坛子就不一样,经常在一起玩,自然熟悉,线下交流也很容易,同一城市,或出差办事,经常会面,互称网名,不问出处。因为主要以兴趣为交往话题,所以都比较自觉,不会触及现实问题,如借钱、办事,因为心里知道,网络就是玩虚拟,放逐心情,如果触及现实,生活就不好玩了,甚至朋友也没得做。当然关系再进一步走动多了,也可深交。我就见过某网友结婚,来了一堆道贺的网友。

这种建立在纯兴趣、无利害,自由交往的人际关系,其实很温情。

3G、4G时代,坛子都没落了,几天看不到一个新帖,看帖回复的也寥寥无几,写手大多经营自媒体。我偶尔去回一下坛子,翻翻老帖,回味繁华。

也是在凭悼数年前岁月。数字化信息时代,几年的变化,超越了纸本信息几十年的变化。

回坛子翻过去网页,忽然感觉自己有点像霍恩弟,电视剧《霍元甲》一个桥段:当儿女长大,曾经火爆的武馆门可罗雀,霍恩弟想再用脚挑起一个条凳,却跌了个踉跄。

这是不是也可以讥讽为“九斤老太”的心态?

又过数日,再想去坛子翻帖,却找不到了,又一个坛子关门大吉。

坛子的网友,大都是某领域有深度爱好的拥趸,因为现实忙于生计,才把情思寄托在坛子里驰骋。玩了好久的坛子没了,一个人爱好,还有什么玩头。

(——原文于20180428)

(说明:文中插图为 草间弥生作品)


相关文章

  • 那些年,我们泡在“坛子”的日子

    网络论坛兴起,称为“坛子”。这种建立在纯兴趣、无利害,自由交往的人际关系,其实很温情。我偶尔去回一下坛子,翻翻老帖...

  • 游戏一场

    日子再也不用过的像是泡在醋坛子里各自拥抱着内心慢慢的酸蚀,因为快乐过。 毕竟晴天终究还会到来,雾散云开,那些经历的...

  • 变态了的酒文化

    “我三岁被我妈泡在酒坛子里,四岁泡在酒桶里,五岁泡在酒缸里,六岁,全家为了我全部戒酒,好让我能有酒喝。十岁时候找了...

  • 那些年我们租房的日子

    最开始租房子的时候,是在我们县城。由于没有经验,还是拜托我们的高中同学帮忙问的。那时候,我们就在那位同学的伯父家租...

  • 那些年,我们走过的日子

    那些年,我们走过的日子 ——盘点和静旅行的地方 风铃/文 和静约了几次,都是我的时间不凑巧而错过,今天终于如约见面...

  • 那些年我们单身的日子

    如果你是单身的大三狗,偏偏你又有少女心,偏偏你的室友们跟你一样,那你怎么办呢? 大三下不!知!不!觉!的又到了,刚...

  • 那些年我们最后的日子

    夜里做了个梦,梦回高中还是初中我已经忘了,只记得班里坐着我初中时的同学、讲台站着初中时候的数学班主任,而我们学习的...

  • 那些年泡在书城的漫时光

    周末,天空飘着毛毛细雨,约上儿子,一起逛书城。 这个小城的书城,小巧、传统、老旧,没有太多的现代、畅销书,大部分的...

  • 那些曾今无比厌倦,如今甚是怀念的日子,是人生中最“好”的日子。

    那些年,我们总是抱怨作业太多;那些年,我们常常说老师太严;那些年,我们总感觉日子太乏味;那些年,我们总想飞往远方。...

  • 那些年我们没有手机的日子

    我们可曾想到过,一样东西竟可以颠覆我们的生活,没有它几乎可以瘫痪。有人说这是时代使然,科技解放的大时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我们泡在“坛子”的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st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