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城读书会7月3日答疑

作者: 觉之旅 | 来源:发表于2022-08-05 19:31 被阅读0次

    答疑目录:

    1、如何突破写作上的瓶颈?我很想学习写诗,这个想法是否现实?

    2、生活中出现空档的时候,我会觉得内心空洞,经常会时不时翻看手机,该如何破除这个执念?

    3、如何对待身边的蚊虫之类?不小心打死了,是不是犯戒了?

    4、我在公司担任三个项目的负责人,但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如何解开这个结?

    5、我们公司在推进一些方案时是由我执行的,但在执行过程中会受到阻力,因为它牵扯到一些人的利益。我该怎么办?

    6、我在读雪师的书时,感觉吸收得很慢,而且吸收点比较少。

    7、看雪师的文学作品,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看完之后觉得很难受,类似于绝望的感觉,例如《西夏咒》。

    8、我感觉我好像找不到自己生命当中非常热爱的事情,没有一个终生为之努力的目标,所以我经常会陷在一种比较迷茫的状态之中,请老师指点一下。

    9、我最近状态不是很好,对境炼心的时候,还做不到完全臣服,很难接纳一些事情,也会产生退转心。比如我母亲生病住院了,我父亲不去看也不管,让我很难过。

    1、如何突破写作上的瓶颈?我很想学习写诗,这个想法是否现实?

    雪漠老师也曾经有两年多的时间写不出任何东西来,后来才实现了突破。这里推荐大家阅读陈彦瑾老师写的一本书——《雪漠密码》,在这本书中专门讲了雪漠老师是如何实现在写作上的突破以及智慧上的突破的。如果你有成为作家的梦想,包括想要写出更好的文章来,这本书都会带给我们很深的启迪。

    对于如何写诗,首先不要为自己设置太多的框框。当你有感觉的时候,就去写,也不用去管自己能写成什么样。要及时抓住那种感觉,让文字随着感觉自由地流淌。这是第一。

    第二,可以多读读诗歌,从诗歌中熏染诗意的心,同时进行必要的积淀。一般来说,擅长写诗的人,大多从小就会阅读和背诵诗词歌赋,比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在反复的读诵中就会积累起诗歌创作所需要的素养。

    写诗、写文章都是这样,都需要积累,都需要多加训练,然后就会熟能生巧。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如此,都有一个培养的过程,先进行积累,然后不断提升,最后实现升华和超越。

    雪漠老师的《拜月的狐儿》《雪漠诗说老子》等诗歌类的书可以多读读,因为雪师写的诗歌都有一种浓浓的禅心诗意,既有禅心,也有诗意。所以建议多读读这两本书,可以从中去感受那种诗意。在读的时候,不要有分别心,而是要体会这些诗句当下是从你自己的心中流出来的——雪漠老师在写诗的时候那种禅心诗意,在自己读的时候从自己的心中再次流淌出来。

    其实这就是培养禅心诗意的过程。你经常这样读,经常这样去体会、感受,这种禅心诗意慢慢的就会从外在的变成一种内在的东西,变成你本有的东西了。或者说在我们的生命中,本来就有这个东西,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复习的过程、激发的过程、激活的过程、强化的过程。

    关于写诗,不需要去执着它,既然喜欢它,就按这种方式去做就可以。

    2、生活中出现空档的时候,我会觉得内心空洞,经常会时不时翻看手机,该如何破除这个执念?

    平时除了座上的修行和仪轨的训练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去训练当下的觉知。这种训练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没有固定的要求说你一天要训练多久,而是你时时刻刻都要去有意识地去训练。当发现自己忘记了就提醒自己,觉知到了就赶快回到这个觉知中。这种训练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般来说坚持训练两三年之后,这种觉知力和觉知的习惯才会比较稳定。

    3、如何对待身边的蚊虫之类?不小心打死了,是不是犯戒了?

    其实人的慈悲心是跟随着自己的修行程度而不断提升的,它跟你的修行境界是相匹配的。以前不修行,没有这种觉知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正常,也不会把它跟杀生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件事,在不同的阶段,对于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标准。比如说一般的在家修行人,走路踩死了一只蚂蚁,或者说打死了一只蚊子,然后就产生各种纠结,认为自己破戒杀生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包括对于家人,在家人能够接受劝解的时候,可以劝解,如果家人暂时接受不了,那就随顺家人,不要把对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家人,更不要指责家人,让家庭不和谐。

    修行修的是慈悲,尽量不要伤害生命,如果有些情况避免不了,比如蟑螂蚊蝇之类的,也可以诵经持咒回向给它们。比如念诵往生咒。这个咒语本身能不能对那个小生命真正起到作用呢?当你成就了之后,肯定会起作用的。目前你可以把它观想为有作用,当你相信它有作用的时候,它也会有作用。你还可以发心发愿自己成就了之后度尽所有与自己有缘的生命,包括这些在现有因缘条件下以这种方式结缘的生命。所以,能够避免就尽量避免,不能避免的,也不要去纠结,善巧地处理就好。

    4、我在公司担任三个项目的负责人,但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如何解开这个结?

    任何一件事,看待它都有非常多的角度,也有无数的答案。大家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每一种选择都有其合理的理由。应该怎么做,只能每个人自己衡量并做出选择。

    另外,作为修行者,时刻要记得观照自己的心,把工作和生活当做调心的道具,红尘就是一个磨炼场,是一个八卦炉。事情之所以会这样发生,是各种因素、因缘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我们生命中遇到瓶颈的时候,在这个公司里这个瓶颈如果过不去,换一个公司这个瓶颈还是过不去。所有外在的东西其实都是内在的投射,都在提醒着我们,有哪些需要我们去学习、去突破、去成长?从这些事情上可以去观照和发现自己需要成长和突破的点。

    修行要取舍,生活中也要学会取舍。有一个人在公司做销售,因为业务需要所以不得不喝酒,但他又不想喝酒。他问雪师自己应该怎么办,雪师说,你就要学会取舍,你不想喝酒,你可以换一个不需要喝酒的岗位,或者换一个不需要喝酒的工作。你迈不出这一步,就只能活在这个束缚里面。有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衡量,你要思考自己到底要得到什么,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果目前的环境与你要实现的目标不匹配,甚至相互矛盾,那就要慎重考虑,然后做出选择。如果目前的环境与你的目标是相匹配的,那么很多历练就是你必须要去经历的,怎么克服困难,怎么解决问题,怎么处理好各种关系,如何打通通向目标的路,这些都需要你从更高、更全面的角度重新去审视这些事,可能就会产生新的认识。

    另外对于各种情绪问题,则需要进行正念训练,训练自己时刻记得回到当下,在当下去观照,比如,在此时此刻我们一起读书的当下,之前发生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不管领导说了什么,同事说了什么,都过去了。此时此刻它们就是一点记忆而已。安住于每个当下,把当下的事情做好,不纠结过去,不担忧未来,不掉进妄念的漩涡,始终让自己的心回到当下的觉知与觉醒,安住于当下的宁静与清明。坚持进行这种训练,我们的心就会逐渐成为自己的主人。

    5、我们公司在推进一些方案时是由我执行的,但在执行过程中会受到阻力,因为它牵扯到一些人的利益。我该怎么办?

    既然是公司要推行的方案,一般都要经过管理层研究讨论,并征求各部门的意见,最终形成公司的决议。形成公司的决议后,方案的推进落实就不是你个人的行为,也不是你所在部门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整个公司的事情,然后要以公司的相关制度规范去保障方案的执行,不执行就要承担责任。同时要有相应的策略去推进,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有相应的机制,而不是仅仅靠某一个人去推动。比如成立项目组,相关部门负责人都要参与,定期开会通报推进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一起讨论研究如何解决。

    当遇到一些阻力的时候,要分清楚是什么样的阻力,有些阻力难以解决的时候,就需要善于借助相关部门包括领导层的力量去沟通协调。善加利用各种组织机制去推动方案的落地执行。不能只靠一个部门或个人的力量,那样的话力量是很微小的。

    6、我在读雪师的书时,感觉吸收得很慢,而且吸收点比较少。

    读一本书能够学到一两点就很好了,这是有一个过程的。读书的方法每个人都不一样,当你觉得某一种方法比较好的时候,可以去学习、实践。比如在简书上可以看到很多人写的读书笔记,如果你觉得某一个人写的读书笔记特别好,你就可以多看看,他的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他是从什么角度去写的?一个人的读书笔记能够反映出他是如何读书的。如果你觉得这种方式对自己有帮助,你也可以尝试按照这种方式去阅读。读一本书,能不能读进去,能不能读懂,能学习和体悟多少,都是阶段性的,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比如也可以先读雪漠老师的文学作品,像《大漠祭》、《白虎关》、《西夏的苍狼》、《西夏咒》等,都是非常好的,慢慢地起步,慢慢地走。当逐渐深入进去了之后,你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智慧宝藏。

    7、看雪师的文学作品,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看完之后觉得很难受,类似于绝望的感觉,例如《西夏咒》。

    我们看书的时候,特别是看文学作品的时候,很容易掉进书里的故事中,掉进情节中,掉进那些关于人物的情感中。雪漠老师的文学作品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读的时候,要有一种意识,要用更高的视角去观照它。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体会作者的视角是如何变化的,而不是掉进某个情节里面出不来。要更深一点地去思考,为什么雪漠老师会写这些内容,作者的视角在哪里?作者的视角是如何变化的?比如说《西夏咒》里面,当你看到一群人把雪羽儿的母亲放到锅里面给煮了吃,那你肯定会绝望的,因为那是对人性的最惨烈的描写。但是为什么雪漠老师会去写这些东西呢?他一边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其实还有一双眼睛在观照着整个西夏咒的这个梦魇似的大场景、大舞台。这里面是两种力量在不断地斗争,一种力量是人的灵魂向上去升华,即向善的力量。另一种是极端堕落的力量,是恶的力量。这两种力量总是相互纠缠,相互纠结,在针锋相对地斗争着。所以你一旦掉进故事情节里面去,确实很难走出来。但如果你能从整个场景,从整个小说的不同层面去观照的时候,你就能够体悟到、感受到更深的东西。

    可能一般作为女性来说,更容易情感化一点,感性特别强,一读到那些文字就直接进入到了那些场景中,进入到了那些人的心灵中。但同时你还要能够从那里面出来。既要能够进得去,还要能够出得来。然后去体会作者的创作之笔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他的总体架构是怎样的?俯瞰全局的宏观视角在哪里?作者是怎杨去构建这一个个的场景的?可以这样说,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像是一部电影一样,有编剧,有导演,有演员,有场景,有道具,有台词。你不能只关注那个台词,那个角色,那个故事,而把导演和编剧给忘了,把整个拍摄的过程和创作的过程给忘了。当你从这种更加宏观的视角去观照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作品深层的价值。

    比如,就拿今天的读书会来说,这么多人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同一个读书会,每个人的感觉、感受、体悟、收获都是不同的。你心里感受到的是你的现实,别人感受到的是别人的现实。每个人感受到的是不同的现实。所以,现实的另一面即是一种如梦如幻性,它即是现实的,也是如梦如幻的,因为这所谓的现实正在快速地变成记忆。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发生的时候感觉很真实,过段时间之后,你再来看,就会看到另一种不同的样子。所以要学会多种角度去进行观照,这样就不会迷惑在某一种固化的视角里。

    8、我感觉我好像找不到自己生命当中非常热爱的事情,没有一个终生为之努力的目标,所以我经常会陷在一种比较迷茫的状态之中,请老师指点一下。

    师:你看了雪漠老师的哪些书?

    生:《一个人的西部》,《无死的金刚心》只看了一半,自己每天在朗读《老子的心事》。《一个人的西部》看得比较顺畅,《老子的心事》朗读会我让感受好一点。

    师:你平时文学类的作品,哲学类的作品,你更喜欢哪一类的?比如散文、诗歌、小说,或者理论性的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种?

    生:我感觉一般般,没有特别喜欢的,也没有特别排斥的。我的职业是一位政治老师,比如我会研究如何做一个好老师。

    师:你怎么理解思想和道德?

    生:对于教育这个事情,我想达到一种境界,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不是只传授知识。我感觉自己做不到,目前的状态是做不到。

    师:你觉得中国文化最精华的东西是什么?

    生: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深。

    师:在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东西,叫内圣外王,也就是道和德,也是雪漠老师一直在说的真心。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语言体系,总体而言,中国的文化,最终是让人类的生命活出一个自由的、智慧的境界,能够让这种境界成为我们生命中占据主导的力量,然后去改变自己的人生,服务社会,贡献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我们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国学的教育,也已经纳入新的教育体系。初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有这部分内容。你现在的迷茫,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您的生命还处于一种被蒙着眼睛的状态。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精髓就是把蒙着我们眼睛的东西揭开,让生命在本有的智慧和光明显现出来。我们之所以选择阅读雪漠老师的书,就是为了把蒙在我们心灵中遮挡我们心灵的污垢全部扫除掉。教育学生也是这样的,如果从小能用这种文化去教育孩子,一般来说,如果小学、初中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到了高中、大学就能够更深入地学习和实践中国文化的精髓,很好地去面对人生,面对社会。

    所以,作为初中的老师,首先应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要多读这方面的书,了解和掌握这种精髓中的智慧,把遮挡自己的东西拿开,然后才能教给学生这些东西。这个话题比较大,雪漠老师的所有的作品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些不同的作品就像不同的杯子,而里面盛的智慧之水是一样的。有的人读《无死的金刚心》就读进去了,那种智慧的光明就会透出来一点光,然后慢慢地就走进来了,扫除了遮挡我们本心光明的东西。今天我们一起共读的这本《让心属于你自己》也是一道门。雪漠老师为不同的人准备了各种不同的门,最终都是为了让大家能够走进这道门,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让这种文化的智慧和光明首先能够利益到我们自己,然后利益到我们的家人,利益到我们身边的人。

    老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其中传道是其中最重要的核心。道,就是一种生命的大智慧、大光明。传道,即是传承、传播、传递这种智慧。阅读雪漠老师的书,就是为了将自己心灵和灵魂中遮蔽智慧显发的污垢给清除掉,然后让心灵和灵魂中本有的智慧和光明像灿烂的阳光一样绽放出来。

    作为一个老师,如果能在这一方面有所成就,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将这种智慧和光明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和有缘人,那实在是一件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功德无量。《世界是心的倒影》《让心属于你自己》《活在喧嚣之外》这几本书都是比较基础的入门书,可以先读这几本书,这些书既有理论,也有非常生活化的东西,很适合初学者阅读。

    9、我最近状态不是很好,对境炼心的时候,还做不到完全臣服,很难接纳一些事情,也会产生退转心。比如我母亲生病住院了,我父亲不去看也不管,让我很难过。

    你觉得是对的事情,可以沟通,该说的话要说到,同时也要讲究沟通的技巧。如果对方能接受更好,对方不接受的时候就不要强求,也不要过于纠结。我们没办法改变别人,只能做好自己该做的。如果你把该说的话都说了,他仍然这么去做,那说明他有自己的坚持。这个时候你就没必要继续说他。你没办法改变他,只能改变自己。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算老人比较固执、倔强,他也比较可怜。有的时候其实可能是他的心里面缺少一种爱,缺少一道光。当爱和温暖和光明照进来的时候,他才会改变。但现在他生不起这个心,他的心还比较硬,不够柔软。可能有的人会主动反省自己,有的人则没有这个习惯,这就需要一些机缘去触动他,去改变他。所以这时就需要你多去关心他,去柔软他的心,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和关怀。当一颗心变得柔软的时候,各种选择、行为、决定就会改变。他决定去看和不看之间,其实只在一念之间,不是那么复杂的事。对待亲人,不能总是用道理去要求和衡量,我们总习惯于认为对方“应该怎么样”,但我们忽略了,任何一个人之所以那样做,背后都有其对应的原因。所以,看问题不要停留在表面,需要看到更多,看到更深,看到他为什么这样。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平白无故就这样的。

    很多的矛盾都是从小事积累起来的。从做女儿的角度,怎么化解父母之间矛盾,怎么帮助他们修复关系,可能需要你多花一些心思。要解决问题,就要放下成见。成见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爱和智慧才能。你的目标是让家庭更幸福,所以你说的话和做的事,都要有助于这一目标和结果的达成。当你始终围绕目标去想办法,你就一定能找到办法,因为有爱在场的时候,办法总比问题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雁城读书会7月3日答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sv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