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是一名中学校长。他不是一般的校长,不是只是执行上级命令,管理教职工,协调关系,他有些深沉的教育情怀,有深邃的教育思想,有时代的担忧与担当。
33年的教学和校长经历,苏氏形成了很鲜明的教学理念。要走进孩子的心灵,要丰盈孩子的精神世界。我们教育的目标应该培养具有高等知识文化水准,热爱劳动,坚定顽强的接班人!
校长的渴望。
苏氏说,非常羡慕班主任,班主任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和孩子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看来,不是我自己喜欢当班主任。连伟大的苏氏也渴望班主任的工作。因此,作为校长的苏氏,带领了一个班,开始了自己的教育改革。建造了童话般的快乐学校。
担忧之一:教育成了残酷的斗争。
苏氏说,我十分痛心地看到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把教育工作变成了残酷的斗争,师生之间没有建立任何心灵上的联系,孩子的心灵就像是扣上了所有纽扣的上衣一样,密不透风。这就是以前的我。只追求教学成绩优异,不重视和学生的关系。把分数和成绩作为衡量和评价孩子的标准。这是何等的错误和悲哀。
我也很困惑,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终于找到了答案。要想潜入入孩子的心灵,就要把自己变成孩子,把自己降到孩子的高度。苏氏说,教育者的第一品质,就是要具有深入儿童内心世界的能力。有时候都不会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
担忧之二:精神财富的传递。
教育之所以是最艰难的事业,如何让老师的精神财富传递给孩子?
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孩子丰富精神生活的引领者。苏氏说,老师要与学生拾级而上,关切学生的智力,道德,审美,情操和体制多方面的发展,与学生拥有共同的精神志趣,并把自己的精神财富传递给他们。
要想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就应该把自己的心献给孩子。
担忧之三:学校是机械地灌输知识工厂。
苏氏在书中写到,一些孩子上完五六节课,还要留校四五分钟,不是用于玩耍,休息或户外活动,而是仍坐在课桌旁学习。儿童的校园就变成了没完没了的令人厌恶的上课。孩子们搞得精疲力竭。
这里说的仿佛就是现在的延时服务。孩子们整齐划一地在教室里写作业。把孩子关在教室里,看着很听话,其实,有很多弊端,不利于孩子个性化发展。
如何使儿童内心丰盈?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首先,老师自己要把自己的心灵变得丰盈,有足够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承载对孩子精神世界的教育引领之重任!
![](https://img.haomeiwen.com/i18347091/ba395e028d3d605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