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位朋友说:村里一位老人在世时,子女们总是以工作忙、生活压力大为借口,很少回家看望,更别提照顾老人的起居了。
然而,当老人去世后,这些子女却纷纷赶回老家,披麻戴孝,哀嚎痛哭,那种悲伤真是世上绝有。他们甚至不惜花费巨资请来戏班子、舞狮队,整整热闹了七天七夜。
这种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让大家深感不解。
但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个例,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件举不胜举。
赵大爷生前独自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子女很少关心他的生活。然而,赵大爷去世后,子女们却花重金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在别人面前表现出一副悲痛欲绝、孝顺至极的样子。
王阿姨早年守寡,辛苦拉扯两个儿子长大,都已成家立业。但当她不能自理时,两个儿子却互相推诿,都不愿意承担责任。死后,也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现在很多子女,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时间去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他们觉得照顾老人会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增加经济负担。他们往往以工作忙、生活压力大为借口,对老人的需求和感受视而不见。
等老人死后,为了自己所谓的面子,为了证明自己的孝顺,就花费重金大操大办。这种生前薄养,死后厚葬,不过是自欺欺人的遮羞布。生活中还有一些“自欺欺人”的孝顺,可能有人没关注到。
王奶奶的儿子在机关单位上班,没时间照顾老人。由于妻子嫌老人脏,根本不让老人去他家。老人不能自理后,都是女儿在照顾。
儿子只在星期天,偶尔去女儿家看看她,前后不会超过半小时。儿子来了,给她倒杯水,拍拍照;给她擦擦脸,拍拍照;给她喂喂饭,拍拍照,然后发个朋友圈,发个抖音。大家都知道他儿子孝顺,尤其在单位,把儿子树立为孝顺父母的标兵。
翻看朋友圈,刷抖音,我们会发现很多孝顺的儿女,但据我了解,他们的孝顺都是打折扣的。
我知道,现在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但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去关心和陪伴老人,这才是子女的本分。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照顾老人,是作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何等的悲哀?
真正的孝顺,应该体现在老人在世时的关心和照顾,而不是在死后做表面文章。真正的孝顺,就是在老人需要的时候,给与陪伴,给与关心,不是为了发朋友圈或抖音找素材。
愿每一位子女都能在老人在世时,在老人最需要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陪伴,让老人都能在温暖和关爱中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