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触到很多家长,发现大家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了!就是……有的时候好像不太对劲儿!“孩子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这样会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他(她)的性格是否健全?”………孩子,还有我们自己,最好是每天像太阳花一样,扬着一张灿烂的笑脸。
呃…对于我们的、孩子的:不快乐、伤心、沮丧、愤怒、嫉妒等等等等“负面情绪”,又生出来很多焦虑和抵抗!
我们也会想尽办法来“调整”:转移注意力、讲道理、做夸张的行为让他高兴、亲自出马帮他创造和平,降低冲突的机会………
好像,哭,不好!难过,最好不要!愤怒、失落等这些“负面情绪”会伤害到我们和孩子…
其实,我们有太多评判和对于“正确”的执着,让我们焦虑和心累的是“应该…”“不可以”
情绪没有对与错,情绪本身不伤人,情绪它会升起,也会消失,它是一个自然流动的过程,对于“负面情绪”,不要抵抗,只有情绪的天然流动经常被阻塞,才会在心里形成创伤。
具体的操作:当孩子哭得时候,不要急于让他停止哭泣,接受他的情绪,平静的陈述“你很难过…”,不评判。或者是一个怀抱,一个可以让他坐的膝盖;也可以用不伤害的方式来宣泄愤怒的情绪。
会造成伤害的,是情绪经常性的阻塞,是我们对于情绪的恐惧和焦虑,是我们丰富的“联想”。
亲,如果你焦虑,我不劝你放下,请你告诉自己“我现在是焦虑的状态”,接受它,感受它,与它独处片刻,体会它带来的感受,然后…让它自然流走……这是我正在使用的“觉察”。
近期经常向妈妈们推荐一本书《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爱孩子,也是爱自己内在“受伤的小孩”,教育的本质,就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我们一起,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