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7期“思”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问:昨晚被别人说思维稚嫩,你如何看呢,你是如何理解思维稚嫩的?
答:当别人不理解你的思维时,或者不认可的思维时,或者你的思维与他想象中思维不一致时。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大概会归纳为思维稚嫩吧。还有就是一个经历过沧桑的人,看你在经历他经历过的事情时,他已经洞察你的心路历程了。
问:这个很不错,面对同样的处境,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由此参照,实际已被对方洞察完毕?
答:每个的处境,认知,能力,境界都一样,有时候你会感觉和别人生活在平行空间的都有。
问:没错的,因为做的事不同,有时候真感觉处于两个世界,毫无接轨。不过洞察心路历程,你能否再具体说说?
答:如有丰富阅历的人来说,你和他说一件事情,就开了个头,他就知道大概结果。因为他可能知道这件事情的自然规律,也有可能见多识广,还有可能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问:确实是这样的,对方的阅历、学识各个方面都是我望尘莫及的。原来如此?
答:这样人完全有可能知道,你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心理,想法,决定以及大概率的结果。对方洞察的是规律范围之内的事情,你可打破常规。
问:没错的,就是你说的这样,“可打破常规”怎么说?
答:乱拳才打死老师傅,不按套路出牌,不要按着对方节奏来,掉入理所当然的设定里。今天我们算是纸上谈兵。
问:我得想想?
答:说你思维稚嫩,他可能认为你思维在他认为的规律之内吧。那他也就不会觉得你能打破这个常规,不然这话说得有点满。
问:“打破常规”,这说法很有趣,要这样说来,于对方而言,我这思维是有极大的提升空间的,所以语气才如此肯定?
答:至少你现在很难超过对方预期。想想“丁元英”,有时候也是好事,说不定,能让醍醐灌顶。
问:同一件事,他坚定知道如何做才是理智的,有很强的思维武器,见识也足够深、足够广,所以如此说我,就像你说的那样,说的、做的都在对方掌控、洞察范围之内,短期来看,这是无法逆转的现象,那长期呢?如何做才可以潜移默化改变这一现状?
答:也让我想想我的思维是不是稚嫩,如果在丁元英面前,会不会稚嫩?我也需要提高自己的认知。
问:没错的,对方这样说,瞬间让我醍醐灌顶。对的,是这么回事,永远都有突破不完的边界?
答: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来看,有不同的结论;同一个人看,在不同的地点能得出不同结论;在同一个的地点,不同的时间还会有不同的结论。
回:我个人认为认知=阅读+深思+想法输出。但是思考也分浅思考与深思考。只有深思考才能最大化发掘大脑,进而提高认知,深思考需要很大的阅读量来支撑。之前《秘密》一书有句话说出了我的心声,当你深入的思考一件事,你整个人会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之前深思并产生创造性想法确实如此,不过这几个月追求流于浅表的阅读,所以是体验不到这种滋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