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极

作者: 小二王 | 来源:发表于2022-10-04 09:18 被阅读0次

    世界上除了北极、南极,还有第三极。

    青藏高原和地球上的南、北极有着共同的特点:寒冷;渺无生命;温度日差较大。同时它还是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第一、第二高峰也在这里。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中,青藏高原占有5座,所以人们将其称为第三极。

    在这样的第三极生活已有十一个年头,说来惭愧,却一直没有静下心来对其自然、人文、历史,飞沙走石、鸟兽鱼虫进行仔细感受与体悟。平日里对其环境恶劣的抱怨,远远多于对其鬼斧神工景观的赞叹。《淮南子·原道训》中说: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意思是人活到五十岁才知道前面四十九年全白活了,现在看自己,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

    《尼布尔的祈祷文》里面有这么一段名句: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Living one day at a time; 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

    过好我的每一天,享受你所赐每一刻

    人若对于自己长期的生存环境没有一丝认同,找不到“第二故乡”的归属感,就犹如无根的浮萍,心理和生理上始终无法找到依靠,不免整日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这样的状况持续一天两天,可以被理解为暂时未找到冥冥之中属于自己的港湾。而长此以往,的确可见一来缺乏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二来缺乏平静去接受无法改变的,三来缺乏智慧去分辨两者的区别,以前的人生是真的白活了。人生有几个十年能用来祸祸,能有几个十年让你去思考值不值,该不该的终极哲学问题?想不清楚,整日纠结,只能证明终其一生活不明白罢了,老天也无法救助那些不自救的人。

    作为第三极,千年历史中没有人惊扰青藏高原,使她得以安然地生活在雪山深处,成为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西藏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独特的藏民族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天人一体”人文景观,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这里的人们大部分安静祥和,一心向善,为了个体的生存与家族的幸福,与大自然之间,逐渐达成了一种令人惊叹的平衡。而这种宁静与平衡,在被商业环境熏陶的其他内地区域,是很难看得到的。同时,对于我们这些从小生长在内地利欲熏心的人来讲,也是很难看得到的。

    你看,草原上那朵小花,风吹日晒,严寒酷暑,努力生长、霎时绽放;

    你看,天空中那卷白云,随风变幻,云卷云舒,不骄不馁,去留无意;

    哦,不好意思,

    你那么无事忙,当然看不到了。

    现代诗歌中的第三极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第三极用它来作为第三极文学的象征。那是一块生命的禁区,是地球除南北极之外最后一块净土,它的幅员广大、高峻庄严、极其高洁、冰川缓慢移动、群峰突出云表、而又与天空(神界)极其逼近的罕世风光,与第三极诗群对理想文学的诉求完全重合。第三极主张神性写作,亦即向上的写作,有道德感的写作和有承担的写作,为人类在地球可持续存在的写作和庄严的写作,是当代中国惟一站在兽性写作反面、不惮于与兽性写作全面对立的写作;神性写作是对生活永恒价值的悲壮坚守,是人类根本利益的精神护法;神性写作强调诗人作家独立人格的养成,强调文学成为参与时代精神重建的正面力量,以极端强硬的姿态,与第三代诗歌运动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向下走的写作倾向分庭抗礼,对当代文学商业化、解构化、痞子化、色情化、贱民化、垃圾化、空洞化、娱乐化的倾向说不。

    所以长期生活在这片圣地的人,应该真正静下心来,向当地人学习,去感受天地日月之精华,去体味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的博大,努力去除心中焦躁不安的一面,回归本心,回归宁静,坚守在这种极端严峻的自然环境中人类生命的坚韧,和由此锻造出的心灵的善良、智慧和友爱,企图在缓慢中去像江河山川一样,顺势而为,做一些力所能及,脱离低级趣味,有意义的的事情。

    《周易·益》象传: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愿我们都能自省,勇于改过,向大自然学习,向生活在严峻自然环境中的鸟兽鱼虫和人类学习,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当中不断地磨砺自己,不断取得身心、思维、认知、觉悟上的进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jy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