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全国进入“春运时间”,不少人背起行囊,坐上回家的列车。一趟本就有些拥挤的车厢里,如果还有那么一两个哭闹的“熊孩子”,难免会让人心里有点堵。最近,有网友就提议,列车应该单设“儿童车厢”,这样的“奇思妙想”引来热议。
单设“儿童车厢”,让其他乘客免受打扰,这样的提议其实并非首次。随着乘坐高铁、动车成为不少人长途旅行的首要选择,遇上爱折腾哭闹的“熊孩子”恐怕早就见怪不怪了。许多人深受其扰,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下次能买到一个没有“熊孩子出没”的车厢。这样的提议一出,铁路总公司迅速回应:想法很有创意。可见,设立“儿童车厢”的提议,在一定程度上击中的是当下普遍存在的出行槽点。
在互联网讨论中,不少人给这一提议点赞,认为高铁作为一个公共场合,应该保障公众不被打扰的权利;设置“儿童车厢”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冲突,使不同乘客的需求得到满足。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对,带孩子出行本就不易,若将孩子集中在一个车厢内,孩子的安全谁来负责?“难道要在里面放桌子和小黑板,派一个乘务员当老师?”类似这样的讨论不无道理,折射出一些家长的隐忧。
作为一种乘车秩序解决方案,是否要在列车上设置“儿童车厢”有待深入细致的评估机制作出判断;考虑到不同乘客的出行需求,如何兼顾维护乘车秩序和保障旅客权益也需要更稳妥的智慧权衡。但在设立“儿童车厢”应对“熊孩子”的提议背后,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于,当人口的流动催生出行的刚需,当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生活却遭遇类似“熊孩子吵闹”的烦心,如何更好地提高出行服务的质量,如何让这条回家的路走得更加舒心?
应该说,这样的提议,即便带着些玩笑性质,也体现了中国人出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宵排队买火车票,车厢连接处都挤满了人,上个厕所要翻越人山人海,这样的情况下,遑论儿童车厢,有地方站着就已经是万幸了。今天,我国的铁路网道四通八达,列车飞驰一日千里。在运力和速度极大提升之后,人们对高品质列车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也才让儿童车厢的提议,能够得到“很有创意”的评价。
这样的小提议,也是时代发展提出的新命题。除了出行质量,出行文明也成为一个关注点。当下,列车上不文明甚至不合规的行为并不少见。有网友总结火车上最怕遇到的四种类型:乱跑哭闹的、拖鞋晾脚的、大声讲电话的和吃泡面不倒的。这些不够文明的乘车行为,似乎并没有在列车速度的屡次更迭中被完全甩掉,相反地,硬件逐步提升,乘车环境愈加舒适,这些原本不被重视的小毛病反而被渐次放大,为更多人人所诟病。
不管是对出行质量的要求,还是对出行文明的倡导,也都有公众权利意识不断提升的大背景。熊孩子吵闹,放置在人情社会“碍于面子”和成人世界“不和孩子一般见识”的心理中,虽然反感但大体上可以忍受。不过,在以规则和制度建构起来的现代社会中,还是要重申不侵犯他人利益、不破坏公共秩序的要求。而前段时间,高铁霸座现象屡屡引发社会关注,也是因为不遵守公共空间规则、损害到他人的权利。对此,执法部门该出手时就出手、相关管理办法也陆续出台,效果明显。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在主张自己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别人的权利。试想一下,在小小的车厢里,如果打闹的熊孩子,遇到了霸座的“葛优瘫”;如果脱鞋的抠脚大汉,遇到了手机外放声音的小青年,那该是一个多么无序的场景。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反观一下自己,是不是影响到了秩序,是不是没有顾忌他人感受。说到底,良好的出行质量和公共空间的秩序,离不开我们每一个参与者的自觉呵护。相信每一个人的努力,终将汇聚成我们这个社会更高水准的文明水平。
这正是:儿童车厢引人议,公共秩序才是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