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68796/2e6f7cf38bc899ac.jpg)
01
拿起手机过瘾,放下手机骂娘。
这是很多人在手机上阅读各种公号文章后最直接的感受。
没错,网络丛林凶险,自媒体盛行的年代,催生出各种标题党。先不论文章内容质量怎么样,起个愿意让读者点开的标题,成为很多写作者抓耳挠腮苦思冥想的头等大事。
这么做有效果吗?当然有啊。不信,你看看动辄在朋友圈流传的10W+文章,有几篇的标题是四平八稳简洁朴实的?骂标题党的,哪个又不是手指头代替大脑思考乖乖贡献一次点击量的?
要我说,我挺为这些标题党叫屈的。
标题起得平淡吧,你们没人看。起得稍微过点吧,看了你们又骂。我就想弱弱问一句,是有人提着刀架你脖子上逼你看吗?
02
本质上说,这是网络丛林生态进化的自然结果。
人在哪,流量就在哪儿,阵地也就在那儿。
在以前的电视时代,人们晚上待在家里无事可做,娱乐活动相对有限,只能在几个十几个频道里做选择,电视剧拍得再烂,观众没得选,只能来来回回换台,也能消磨上几十分钟。
但网络时代完全不一样。
一个手机顶得上一台拥有无限频道的电视机。只要你不停刷新,机器算法会按照你的兴趣,推送无穷多的资讯。此时,每个人都深陷在信息过载、注意力涣散里。海量信息中,谁能吸引到读者的注意力,谁的文章才有可能被点开。
没有点开,就没有阅读、点赞、留言,更不会和作者在情感和价值观上产生任何连接。而大多数时候,读者倾向于不点开。
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庞大的读者群整体上审美不高,什么稀奇古怪的内容他们都愿意点开看一看。但正因为如此,他们多多少少见过一些好东西,上当次数多了智商提高了,再忽悠就难了。
03
因此,网络文章的存活,取决于第一段。
如果第一段不能镇住读者,让他们产生继续读下去的兴趣,他们转身就走,没有半点情分。
而看完一段话需要时间,需要集中注意力去阅读,去思考。但时间和注意力这两样东西读者都没有,他们只有读完第一句话的时间,用不到1秒钟想一想,是继续还是走。
读者如此难伺候,作者们只能在标题上下功夫。标题就相当于文章的第一句话,在读者还没有点开阅读全文时,试图用标题抓住他们,勾起他们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点击相当于建立信任。
在点开前,读者相当苛刻,一旦点开后,他们又变得极为宽容。因为归根到底,手机阅读更多是用碎片化内容填补碎片化时间,是打发无聊空虚,是寻求安慰与陪伴。
当第一句话击中了读者心里的某种欲望,有了信任后,他们并不是非常在意文章内容,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传递观点也好,表达情绪也好,开脑洞讲段子也好,都变得不再重要。
对这些读者而言,陪伴的感觉胜过文章的价值。
04
当然,我不是在否认文章本身的价值,好文章自带传播属性,但在海量选择下,酒好也怕巷子深。
同样的好内容,如果标题平淡无味,可能无人知晓。如果换个读者喜闻乐见的爆款标题,能有机会斩获自媒体人梦寐以求的10W+,从此名利双收。有几个写作者能抵挡住这种诱惑呢?
即使知名如微信公号第一流量担当咪蒙老师,坐拥千万级别粉丝,头条广告报价60多万,每篇文章的标题也是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只不过,最近咪蒙老师的标题污得有点过头,貌似被禁言了。
想必其他作者会以此为戒,在起标题时稍微收敛一点吧。
本来是自然生态长期的自我进化,在强力进入后,想必净化会来得更猛烈,期待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更多真正的好内容。
即使这样,我仍然不觉得标题党有太多不妥。
与其说,标题党花式起标题是无耻之举,更不如说是无奈之举。他们写好第一句话的努力劲儿,就像你家小猫蹭你的裤脚一样。理与不理都是你的自由,没人逼你。
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作者,就有什么样的标题。
每一位读者都在用手指投票,为自己的价值观投票,为自己喜欢的世界投票。
图片作者:Ryan McGuire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