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开始。国庆假期,十七哥的语文老师在班级群极力推荐这本书,为了能在假期阅读,我第一时间在淘宝下单。不料,假期结束送十七哥返校后赫然发现,书连封皮都没有拆,直挺挺地摆在书桌上。有点小情绪,却也无可奈何。干脆自己翻开来看,也想看看老师为何要推荐。
莫名的亲近。这大概是最近几个月来读《论语》《大学》积攒的一些文言文知识和听到了一些讲解传统文化的视频(如何楚涵等)的结果。之前,一看到“之乎者也”便甚觉头疼,断断然看不下去的。再加上对所谓“三纲五常”的排斥,让我从一开始就将这类书籍列入“禁入”名单。读不懂,不会读,前半生的阅读就这样一直在茫然中狂奔。
难得的释怀。这几月甚至更长时间里的踌躇似乎在这里找到了让我信服的答案。“思想家往往是不与时代同步的”,所以,不用纠结为什么思想家没有解决“当下的”、自己的问题,但他们的“总结”的确能抚慰当下的我们;“没有道德感的人是没有道德痛苦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得志者往往是……”,老母亲留下的反问“难道你的良心不会痛吗?”就有了再合理不过的说法。这不是“黄金屋”,不是“颜如玉”,是解答者。
自然的启迪。单薄的文言和文化基础让阅读的产出还不能洋洋于纸上,但内心的澎湃和豁然开朗于我是真实的。哲学一直说我不愿踏入的高门,行至此时没有哲学的帮助,那种天花板式的窒息让人不能不寻找出路。将文化和哲学交织,免除了纯哲学的枯燥和无趣,让我稍感亲近,也再次见证专注的收获。这也是当下我匮乏的第二点,勤奋可以,精力有限,专注才能帮助我在擅长的领域走得更远。
这便是迫不及待记录的一些:经历苦闷之后的再出发,再出发时的更坚定。
PS
输出是学习最好的“习”,下半程再出发的练兵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