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怙,即依靠之意。生命之依怙,即可为生命所依靠者。若此依靠仅可作为临时之依靠,则不名依怙。若此依靠可为永久之依靠,则可名依怙。
何者可为生命永久之依怙呢?如若在此变化无常的世界里寻找生命永久之依怙,便是找上千万亿年,也终究不能如愿。
何以如此呢?因为此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在成、住、异、灭中不断轮回的世界,生活于此世界中的生命,亦在生老病死中不断轮回。
此两者总是在无常的生灭变化之中,没有可以作为生命之依怙者。这种轮回究竟是如何导致的呢?若以佛法之慧眼观之,此轮回皆源于一种根深蒂固的错觉——处在轮回之中的生命,妄认四大假合以为身,妄认六尘缘影以为心,遂将此妄身妄心认假为真、执幻为实,以致颠倒,迷而不觉,常劫轮回。
若想出离轮回,究竟解脱,则需要借助佛法之慧眼,彻底看透、看清此身、此心,皆无常、无我、非真、非实,进而反观自照,悟明常住真心,方能除一切迷惑、无明、垢染,而得清净、自在、安乐、解脱。
此身非我,亦非我所,无常变异,终究坏灭,生前死后,本无有身,即此现在,亦时时迁变,变化无常,生老病死,终不得免。犹如旅店,不过一时寄居,终究离开。由是可知,此身非我,亦非我所,亦非可依怙者,其理如是,真实不虚。
此心非我,亦非我所,无常变异,念念迁变,无有可留住者。犹如滚滚东流之水,逝者如斯,亦如生生灭灭之水泡,无有其实。心念之变化,迅捷如电,忽来忽去,忽生忽灭。由是可知,此心非我,亦非我所,亦非可依怙者,其理如是,真实不虚。
若此身、此心,皆非可依怙者,可依怙者何在?
可依怙者,其实一直都在轮回者的生命之中,从未远离,但由于轮回的生命被错觉所迷惑,不知此可依怙者,不见此可依怙者,不觉此可依怙者,不明此可依怙者,遂枉受生死轮回之苦,难以解脱。
生命之可依怙者,虽然就在生命之中,却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因为其具有一种“究竟超越”的性质——超越一切现象,超越一切形相,超越一切语言,超越一切概念,超越一切思虑言说,唯有自心默会,自观、自照、自觉、自悟、自证、自明。
当然也可以说,它是【无生灭的心】【无来去的心】【无垢净的心】【无善恶的心】【无年龄的心】【无性别的心】【无名字的心】等等。
如果说,六尘缘影之心是一个个浪花,那么上面所说的这种心,就是平整如镜的水面。如果说,六尘缘影之心是一朵朵云彩,那么上面所说的这种心,就是无云的晴空。
此心无边际,无内外,无大小,无形相,无实质,却具足妙明之性,能显明一切山河大地、身心世界,能赋予生命各种感官功能及生理机能。
一切都是它神奇作用的化现,但同时一切却又不是它本身。由它的神奇作用而呈现出的一切现象,却如镜显影般,显现在它之中,为它所呈现,为它所感知,为它所运用,为它所妙显。
虽然可以说,它什么也不是,但同时也可以说,它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所有的生命,就是所有的世界,就是所有的一切。
当我们说,它就是你,这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事实,一种真相。
只是若你还被虚幻的身心现象所迷惑,就无法看清自己真实的样子——它的样子。
但是,只有当你看见了它,看清了它的真面目,你才会蓦然惊醒——原来,自己原先所认为的自己,真的只是一个深深的错觉!
而当你看清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真的是生命永久之依怙,因为它永远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动不摇,不增不减,永远不会离开你——因为,你就是它,它就是你。
只要你时时刻刻处在对自己生命真相的觉醒之中,就不会惧怕生死轮回。因为你发现,所谓的生死,所谓的轮回,仅仅是一种错觉,一种迷惑,一种妄念,一种梦境,或者是,一种游戏。
所以,只要觉醒就好,只要不迷就好。如果你能始终安住在觉醒中,始终觉而不迷,这就是你的生命最好的成就了。如果你愿意发心把这种觉醒带个更多有缘的生命,你就会找到一种全新的快乐、价值和意义,只是那时你也懒得思考这些了——快乐地活着,快乐地觉而不迷地活着,快乐地分享这种快乐,生命也就充满了无穷的快乐,夫复何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