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合适吗?

作者: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15:28 被阅读0次

    秀美老师,您也知道,最近孩子们都在上网课,离不开手机和电脑,原来孩子接触手机和电脑比较少,对手机和游戏的迷恋程度还是比较低的,但是最近我发现除了上网课,孩子对手机游戏有了一定程度的迷恋。从内心里来说我是很担心的,也很抵触的。

    当时我跟孩子说了自己的担心,担心他的眼睛会因为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而产生疲劳,以至于到不可逆转的程度。建议他放下手机,哪怕看小说也好,结果他最近真的突然把家里的小说都翻了出来,甚至是还借了很多武侠小说,漫画书。每天沉浸在小说里,您说,这样的转变好吗?我应该怎样对待呢?请您给指导一下。

    看到家长这样的提问,我首先反问对方,你自己觉得这样的转变好不好?

    其实,我第一眼看到的是孩子愿意听妈妈的话。也许他理解了妈妈的担心,也意识到了自己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要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做一些事情,所以他做出了改变,从电子产品转移到了纸质书籍。我觉得这样的转变是可喜的,作为家长应该看到孩子的这一点,进而进行有效引导,就有可能帮助孩子愿意为自己负责,愿意为自己走向更好做出改变。

    下雨天不打伞合适不?

    我们家长眼里的所谓孩子行为好不好,大多都是看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符合我们预期的,我们就觉得好,就愿意接受,就开心,会产生正向情绪,会鼓励、赞同、表扬。不符合我们预期的,我们就觉得不好,就不愿意接受,不开心,会产生负向情绪,会反对、批评。

    当然,好不好的标准可能还有一个,就是看哪一个伤害更小,收益更大。伤害小收益大的,我们会觉得好。伤害大收益小的,我们会觉得不好。作为家长来说,我们更多喜欢两权相利取其重,两权相害取其轻。

    在社会心理学中, 勒温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B=f (P,E)公式中,B是指行为,P是指个体,E是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是指函数关系。这个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我的理解是,一个人的行为好不好?合不合适?对不对?要看他所处的环境。我个人的理解,这里的环境,除了空间环境,还有时间环境,也就是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

    比如孩子迷恋手机游戏的问题,同样都是迷恋手机游戏,一个是在课堂上,一个是在课余时间。一个除了正常学习、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都沉浸在手机游戏里,一个是在学习结束之后,作业完成之后才迷恋手机游戏。一个影响了自己的学习,一个没有影响自己的学习。相比较而言,我们会更容易接受哪一个呢?或者说觉得哪一个适合?哪一个是好的?哪一个是对的呢?

    比如在手机还不普及的时候,比如在我们上高中上大学的那个年代,每天有两个小时沉浸在游戏里。跟现在的孩子们相比较,他们每天大概有三个小时沉浸在游戏里。两者相比较,哪一个属于沉迷游戏呢?

    在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孩子们大多还都没有开学,大多都还在上网课,如何界定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是不是多?玩游戏的行为是不是合适?甚至是除了学习以外,其它的任何游戏娱乐时间是不是多了?是不是合适?我觉得都要和具体的环境因素相结合来看待,不能以偏概全。

    我也觉得自己对于手机的依赖性在提高,比如每天会在手机上读书,打卡,聊天,写作业,讲课,看小说,看新闻等等,这些时间加起来可能会超过五到六个小时。我的行为是不是合适?

    我觉得只要不影响我的社会功能,包括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就是相对合适的。但偶尔也会控制不住自己,比如看小说的时间有的时候会超时,尤其在晚上的时候会到比较晚,就会影响休息。这样的时候就是不合适的,就需要进行调整。

    所以行为到底合不合适,要通过多种维度进行考量。合适的保留,不合适的要改进,当然这需要自我做准确的判断,而且还需要配以相应的意志行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为合适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sc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