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景点的路上,一家社区养老中心的对外餐厅里。我正吃饭的时候,一个刚进门的50多岁阿姨对窗口盛菜取菜阿姨说:“李老师,给我取一份干锅菜花肉……”
“老师?”我心里一疑。习惯于人们对老师的称谓,认为老师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或是能传承某种技术或能力的专业人员,怎么一个餐厅的大堂又或者是窗口服务人员,也称老师?她是退休老师从事的第二份职业?又或者是老师利用假期发挥余热帮助社区?带着种种疑问,我离开了这家餐厅。
走入景区里面,两个工作人员对话:“张老师,卫生已经打扫干净了。”
看着两个穿工作服的保洁阿姨,也互相称对方老师。我忽然间明白了,是不是这里的人都互相称呼老师?
百度了一下,还真是这样。 在泉城济南,“老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个称呼。只要你“不懂事”,尽可以向身边的济南人开口叫“老师”——无论认识与否,无论对方的身份、职业、地位,——然后,对方往往会尽其所能帮助你,生怕你不明白;而你也无须顾虑老师责难“不懂事”。叫了“老师”事事好办,这就是济南人给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我想:这就是孔孟之乡的特色传承吧!是齐鲁大地的文化氛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