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各位是如何理解学习二字的?
曾认为学习就是好好上学,读好功课,要是能再读一些课外书有点课外知识就更棒了,再深入一点,就懒得去想了。
倒是闲暇的时候,经常去找一些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快速背下英语单词的方法。诸如此类,倒是从未成功实践过。
前几日,看到这样一个概念,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输入——大脑处理——对外输出的过程,并将这三个环节介绍的清清楚楚,还给出了一步一步如何操作的步骤。
运用印象笔记做笔记,将自己学到的概念、案例、观点等等你觉得有用的东西摘记下来,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调用。因为人的大脑很难记住越来越多的知识,只要脑子里能有影响以后可以快速找到就行。
而且大脑最重要的是思考,学习的核心就在于此,让自己的新知识尽量跟旧知识发生碰撞产生连接。举个例子,但看到一个处理情绪的方法时,就要去想情绪产生的科学原因是什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来处理这个情绪?还能写一些自己的想法。总而言之,思维碰撞才能产生新知。
最后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怎么表达?内容怎么组织?沟通的技巧?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里?这些全都依赖于你掌握的知识程度、对内容逻辑的把握还有对心理学之类知识的储备是否有。
最重要的一定,当你意思到未知的东西的时候,记住一定要去学,因为在链接产生新知的时候你一定会想到你不熟悉的知识,思考这些掌握这些东西,这才是链接的精髓所在。
看完之后,惊为天人,感觉自己的大脑就像个机器一样咔嚓咔嚓进行了升级,是时候采用这种方法让自己进行一番升级了。
按照书上的方法进行了数日的实践后,我总有一些地方感觉弄的不明白。
又陆陆续续读了几本其他书,也开始对学习方法有了自己的想法,慢慢改进了一些细节之后,终于慢慢,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框架不会变化,依旧保持着信息输入——大脑处理——对外输出的模式,但是细节定然需要自己为自己设计,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日后用起来得心顺手效率非凡。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将学习的过程拆开了之后再配上适合自己的过程能够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独家学习秘方,但是一定要牢记大脑处理环节时一定要让自己的新知识跟旧知识产生连接,这才是学习过程的精髓所在。
希望我的对外输出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关于学习的认知,这也是我的一个学习过程,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