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7日
因为经过,故不敢忘。
——题记
如果没有什么变化的话,后天我将陪了母亲到那个城市去。母亲是去看望我的舅舅。于我而言,那座城熟悉却又陌生,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而已。
我已经记不清我去过那个城市多少次了,除了某些特定的印迹之外,似乎没有其他更多的记忆。事实上,人们对异乡的感觉往往是过客的心态,可于那城而言我连过客都算不得,只因每次都是匆匆的来回。
十五年前第一次踏进那个城市,我有乡下人进城的感触从内心倏忽而过,唯一记得的是我伫立在她家的窗户下,痴痴地等待。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爱情戛然而止应该是早有预兆。我怎么都觉得自己是一个陌生人,那座城对我来说原本就是异乡。说实话,我至今也没有喜欢过那个城市。当然,这并不影响我对其公允的评价,更不会影响我的朋友们对她作为曾经的省城义无返顾的欣赏。
我的同事们买新家具会选择那里,买衣服也会选择那里,好象是感觉价廉物美。他们常常说起那里的家具比重庆实惠;著名的荷花池——跟武汉的汉正街一样有名,那里的衣服如何物超所值;至于春熙路,则有上海南京路的盛名。对这些我都不在意。在我的印象中,我更乐意把府南河边的竹椅凉茶,杜甫草堂的小桥流水,丞相祠堂的森森翠柏收藏在记忆里。
正如我去过的每一个城市都能够让我好奇地流连于当地的风土人情乡语俚音中一样,对那个城市人们的生活,倘若用过客的眼光看,是不紧不慢的透着恬淡与闲雅,他们说话没有重庆的火爆,显得不温不火挺有教养,口音中带着特有的挤扁了的an韵,于是,这里的女子说话时就显得多了些柔媚,而男子说话时似乎就少了些阳刚 。有个小有名气的评书艺人叫李伯清的曾经着实挖苦了那个城市一番,总算激怒了这里的男儿汉,把他给赶跑了。
客观的说,她是一个既有历史厚重感也不乏现代气息的城市。我个人的不喜欢并不影响她的魅力如栀子花香般的弥漫。假如不是因为我源于曾经和豆豆的缘分,我会把她当作我旅程中休憩的驿站。如今,我则是淡淡的凝望,无论驻足多少次也只是旁观。
我终不能忘却,因为从前。
那个让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她的名字叫成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