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三度《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三度《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作者: 叁柒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20-05-01 22:06 被阅读0次

三个场景,几个人,三个问题,构成一本非常有治愈感的书。 刷知乎得知的推荐,到手时轻巧度超乎想象,而内容颇有深度。

有几句话感触甚多。

我希望你不要觉得这些事情要‘面对’,而是要‘迎接’。

第一次遇见此话,蓦然一股强大的动力涌上心头,突而意识到语言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约莫如此。

“面对”占据了太多的被动成分,自而调动人的负面情绪,完全变成‘不得不’的事情。

而“迎接”是多么美好,当‘我乐意’时,必定是敞开心扉去包容、接纳即将到来的事情。

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想要让你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他们身上。

“不麻烦”他人,是客气的最佳境界。

但为之却少,基本嘴上打着‘不好意思’的幌子,但占据他人的时间是堂而皇之地存在。

‘不麻烦’生分吗?

会。

可‘麻烦’久了,固然引起讨厌呀!

不由扯起‘度’的拿捏问题,那就看各人了。

我们明白后,自然得去衡量多少时间,是自己该拥有的独处。

人不能刚迈出第一步,就站在原地等待。如果有人真想知道他为什么存在,他就得为自己找出答案。

知乎上有人问:如果老板不愿意他学新的东西,阻碍了他的个人提升,到底出于何种目的?怕他跳槽?

有位答主笑说:动,方可进;不进,则退。

很有意思了。

不进则退,妇孺皆知的成语。

其更似一种谋略的表达,而此处:动,方可进;不进,则退。

意思与之仅六分通。

动,方可进。

无论是做事,或是学习,唯行动起来,真正跨出去,才能在概率之下,获取成与否。

不进,则退。

你停在原地吧!

如跑马拉松般,后来者居上会把你甩在后头。

然后呢,社会在更新迭代,又把你筛选了一轮。

就怎么层层淘汰,你原本充当的位置,被时代化。

金字塔结构里,每层的百分比保持一致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基数变大,不动的你,层级却会下降。

每个人都局限于自己当前的经历和知识。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当前。’

一是‘当前’的相对论;

二是‘局限’的范围性;

三是‘自己’的自我化。

往后推移。

此‘当前’自然迭代了彼‘当前’,依旧是相对论,但接纳性变大了。

‘局限’的范围性,同步更新换代。除非你躲在一个格子里,永远不触及任意新东西。似乎不是那么合理。

‘自己’的自我化,渐渐被社会化代之。

好比。

N年前的某天,清晨八点,站在山顶的你感慨道:“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云海。”

多年后的某天,清晨六点半,你站在同样的地方发出同样的感慨:“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云海。”

哪句话可信呢?

都可信对不对?

于是,旁侧耳闻目睹的人在嘟囔,“切!那是你没见过更好的。”

对吧!

我们任意说教或指导,均局限于当前自己的经历和知识。

我每天坐在格子间里,工作十到十二个小时,以后升了职,顶多就是搬进独立办公室,工作时间变成十二到十四小时。

我阅读到此段,令人哑然失笑。曾经日剧里有这方面的素材,即描述盒子里的人。

现在,盒子变成手机。把整个人的魂都装了进去,不信,你去地铁上、路上和大盒子的办公室里瞧瞧。

手法语言诙谐,记得余华《第七天》里描写下公交车的段落。用公交车把人‘倒’出来,表述人多拥挤。贴切无比。

我感觉自己始终忙着用生活换取金钱。

更确切的说法是:用生命在换取金钱。

与自家小妹讨论这个话题时,其笑道:

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却用钱在换命。

但密友来了一句:就怕在换钱的路上,命没了。

她扭头淡淡笑了笑,“所以说,差不多就行了。”

我们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掉头另寻他路——其实并没有什么‘他路’可寻;

另一个是留在原地等待前方清障——可能得再等一个小时。

高速上塞车,司空见惯。作者巧妙利用此为引子,展开整篇故事。

自古答案就两个:是或否,对与错。

不管做何选择,结果是要承担。

当一个人弄清了他为什么存在,就相当于定义了自己的‘存在意义(Purpose For Existing)’。我们简称其为“PFE”。

我们每天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事,为了弥补心中因此产生的空虚,我们会买更多的东西。

但不幸的是,我们买的越多,要付的账就越多,就越需要花更多时间工作,这样才能为一切买单。

投入工作的时间越多,我们就会产生越多的不满,因为我们留给真正想做的事的时间更少了。

实称‘物质犒劳’。

我们会借用各种名头,来奖励、补偿自己,不知陷入一个无止境的漩涡。

一直在拼命,一直在犒劳。

如一把天秤的两端,来来去去,殊知最快坏掉的始终是中间的衔口。

转变心态的重点在于’,他说,‘你要清楚,某样东西是否能让你的生活更圆满,由你自己说了算,和别人告诉你它圆满不圆满无关。’

某朋友吐槽身边的人。

丈夫赚钱养家,一个人养四个人。她就天天打打游戏唠唠嗑,什么都不做,活得像个废人。

可是吧!

你说她这样的生活不好吗?

好啊!

不就是我们一直拼命中的理想生活吗哈哈哈哈。

可惜了,我就是不想要。

她太自私了。

……

我不由嗤笑,说“你都不想要那样的生活,那还能咋地。还是好好工作吧!”

圆满与否,你说了算。

我再也不用‘物质’奖励拼命工作的自己,而是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

每天为自己多留一点儿时间,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

此方法莫名重合了‘一万个小时定律’。

当留给自己做想的事情的时间越多,沉淀越厚,自会发展成个人喜好的工作。

人活在世,剩给自己做想做的事的时间越来越少,大家的潜意识里很清楚,死亡在靠近。

丰富了《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一书的第二个问题:你害怕死亡吗?

——

我们是否应该萦绕此三问题,活出想要的样子呢!

你为什么来这里?

你害怕死亡吗?

你满足吗?

相关文章

  • 三度《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三个场景,几个人,三个问题,构成一本非常有治愈感的书。 刷知乎得知的推荐,到手时轻巧度超乎想象,而内容颇有深度。 ...

  • 打造自己的游乐场 在这世间玩得尽兴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和《重返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读书笔记 去年年底读完《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当月又读了两遍,今年...

  • 《重返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读后感

    《重返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可以说是《世界尽头的咖啡馆》的续集。 在《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一书里,主人公约翰在第一次遇到...

  • 【梅~日更6/365】

    2021.9.17 周五 深圳 雨 听《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一书遐想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个体定义存在的意义 pu...

  • 阿紫日精进2022.05.04

    阿紫日精进2022.05.04 阅读《重返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这本比《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厚一点,接续着前面的问题及...

  • 找到你存在的意义

    你为什么在这里? 你害怕死亡吗? 你满足吗? 这三个问题出自《世界尽头的咖啡馆》,直抵人心。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 灵魂拷问来喽,你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本书《世界尽头的咖啡馆》的作者在逃离城市重压生活的途中,偶遇了这家所谓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菜单背面的三个问题就是全书...

  • 1.梦想清单——实现人生1000个第一次

    没想到《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这本书还有后续,在微读上看到了它的姊妹篇——《重返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又看得热血沸腾,产...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不管别人让我们相信什么,不管我们在广告里听到什么,不管我们对工作的高压有什么感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这本书好多观点我在其他书里看到过是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不过这本书却给了我看待同一个观点的不同纬度也很有意思,而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度《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yc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