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时间管理”的理念是舶来品,是由西方传到国内的,但其实早在上古时候,我们的老祖宗就通过观察春夏秋冬四时流转,从自然的变化规律中总结出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农耕活动和人事安排。
【第4周4.1】东方古老的时间管理智慧我探索践行时间管理10余年,5年前创立了易效能,我们的时间管理课程体系就根植于中国古老的时间管理智慧,我们从大量的阅读和研究中发现了,古代经典中很多历久弥新的时间管理精华理论同样适用于指导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我把从古籍中得到的许多启示,今天从五个层面,从宏观到微观为大家中国古老文化中关于时间管理的高级智慧,从而揭示易效能的创立的源头思想。
第一层:道法自然。
第二层:天人合一。
第三层:活在当下。
第四层:高能要事。
第五层:张弛有道。
那么下面我就由宏入微,从第一层给大家讲起:
一、所谓“道法自然”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高度发达,我们现代很多人已经丧失了感受宇宙自然的能力,因为有了时钟和手表,我们已经不用再通过仰观日月星辰的移动变化来判断时间的流逝状况;又因为电的广泛使用,人们的夜生活日益丰富,“夜猫子”这个群体开始出现,并且迅速地发展壮大,熬夜也就成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于是早睡早起,遵循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良好作息习惯渐渐被人嗤之以鼻。
不再敬畏自然,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至于是什么惩罚,我一会儿再讲,那么在没有钟表,没有电的中国古代,人们是通过什么来掌握时间,从而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的呢?我们只有知其所以然了之后,才会明白为什么现在我们依然要踩着老祖宗的脚印,做正确的时间管理。
中国早期的优秀小百科《千字文》中开篇的八句话:
天地玄黄 (tiān dì xuán huáng),
宇宙洪荒 (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 (rì yuè yíng zè),
辰宿列张 (chén xiù liè zhāng)。
寒来暑往 (hán lái shǔ wǎng),
秋收冬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余成岁 (rùn yú chéng suì),
律吕调阳 (lǜ lǚ tiáo yáng)。
很生动记述了古代劳动人民根据自然的运行规律,“日月盈昃、闰余成岁”进行记录时间,以及用“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来安排农事。
除了这朗朗上口的《千字文》,观察自然规律、记录时间、安排人们的农事活动还有更全面更完整的工具,就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随着时间推移,更新换代了好几轮的各种“历法”。我国历法大约可以分成3种:太阳历、太阴历和阴阳历。
其中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太初历》具有非常的价值,因为它是第一个把二十四节气收录了的历法,而且它还定了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还首次记录了五星运行的周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在问世之后,一共使用了188年。
而它收录的二十四节气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在使用,二十四节气是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也是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
有人说:“时光不是用来消磨的,而是用来相与温存的,是用来带给你体会生活、自然、万物相处的乐趣。”就例如当寒冬来临,玩儿一场消寒图“画九”的游戏,等把九朵梅花画满,春天就来了。
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谢灵运曾经总结人间的幸福有四个方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其中良辰和美景是自然给的,敬畏自然和体味自然之后,得到赏心和乐事的幸福与喜悦感受,就是古代先民对“道法自然”的理解和使用,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所谓“天人合一”
我经常在自己的时间管理课堂上给学员们讲:“想要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是基础,试想一下,你在身体不适和困顿疲倦的情况下,做事的速度和质量能高得起来吗?”
所以,精力管理是时间管理的基础,如果我们把人体比喻成一个大电池,那么充电和放电同样重要!大家都知道:睡眠是补充精力最重要的方式,但是我想很多朋友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连续睡了十几个小时,醒来后并没有感觉到神清气爽,头脑依然混沌,四肢还是软面无力,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你入睡的时间不对,睡觉的时长不对!去年10月,最新一期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颁布,三位获奖者研究的课题就是:地球自转与动植物体内生物钟的关系?
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千百年来地球上的生命已经适应了地球的自转规律,而现代人的熬夜会导致我们体内生物钟混乱,会让自己白天精力不济,皮肤变差、易怒、易暴食、变胖、抗压能力变差、脑子变笨等等,总之熬夜等于慢性自杀,这就是前面我提到的,不遵行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运行规律,糟糕的作息习惯对我们的惩罚。
这个诺贝尔奖的颁布又成功地引发了一波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因为它在科学研究上对我们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做了解释和备注,它用研究结果证明了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与《神农本草经》齐名的《黄帝内经》中相关养生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另外,关于古人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和使用,我还在研读《易经》的时候,从中发现了更高的智慧。《易经》是古代群经之首,它广大精微,包罗万象,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包含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等诸多领域,是儒家和道家共同的经典。
我国古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研究出《易经》智慧,《易经》一共六十四卦,其中第一卦为“乾卦”,乾代表“天”,也代表父亲,它不同的卦象指代了人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境况和应该顺应天时所采取相应的行动。
【第4周4.1】东方古老的时间管理智慧例如:
初九,第一爻“潜龙勿用”,初始阶段,人要潜伏在暗处,养精蓄锐;
九二,第二爻“见龙在田”,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人就要适当地展示自己,支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并得到他的信赖;
九三,第三爻“终日乾乾”,即使得到大人物的认可,还应该整天自强不息,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以免出现灾祸;
九四,第四爻“或跃在渊”,成为中坚力量,人还应该能审时度势,保持进退自如;
九五,第五爻飞龙在天”,巅峰时刻,人已经得到了德高势隆的大人物提供的帮助,并且获得了相应的成就;
上九,第六爻“亢龙有悔”,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是必然的循环,呼应《道德经》功成身退,天之道。
《易经》在更长的时间维度和更宏观的角度为人们指出了“天人合一”的运用场景,在一天24小时、十二时辰里,我们时间管理的方法是顺应天时,应日升月落规范自己的作息;
在一生的时间管理维度,我们就要知道自己当下所处的阶段,年轻在“潜龙勿用”时就要低调积攒实力,当到了“亢龙有悔”时就要注意保持心态,顺应天道,注意放手。
三、所谓“活在当下”
中国三大哲学的一个重要交汇点,活在当下。
人生不长,佛说四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一年不长,佛说三天,昨天今天明天
一天不长,佛说两天,白天黑天
其实,人生的确只有一天,那就是今天。
现代人很多都活得很焦虑,因为他们不愿意接受时间的时效性,昨天已过去,他们放不下,明天还未到来,他们很期待或者很烦恼,昨日之日不可留,明日之日自有那时的烦忧,但正是这抓不住的昨天和明天干扰了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看不清,也不重视自己明明可以掌握的今天和当下的时光。
我常在自己的时间管理课堂上给学员们讲:“我们要反思过去,计划未来,但最重要的是能活在当下。”因为当下的行动是纠正过去的错误,实现未来的梦想的最重要的步骤!
没有了当下的行动,我们就只能成为沉湎于过去的悔恨者,或者是空想在未来的幻想者,当下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只有好好地抓住了它,我们才能往前进。
就像古人抓住时令季节安排自己的农事生产,在春天播种,在夏天耕耘,在秋天收获,在冬天储藏,这样才能一年一年生生不息。
如果当时当令坐着空谈空想不做当做之事:春天不种,那么秋天就没得收,到了冬天就会挨饿受冻。想想古人遵循自然节律是为了保命生存,今人难道不是一样吗?不活在当下在该睡的时候睡,熬夜一样等于慢性自杀。
而且古人生活得比我们有意趣,现在很多人只顾埋头挣钱,完全忘了去感受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忘了去体会“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美好。
他们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人生战略上的懒惰,没有为自己设计出一个自上而下的梦想导航系统,没有人生方向,没有长期更远大的目标作为行动的指引。
于是就只能每天为这眼下的一亩三分地忙碌,因为没有事前的计划和安排,所以事情做得没有章法,自然忙得不可开交,忙着补救过去,又忙着想象未来,唯独没有时间感受现在。
所以,活在当下既是禅语,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时间管理态度。
四、所谓“高能要事”
我在研究实践时间管理10余年间阅读了国外几乎所有的时间管理相关书籍,其中“要事第一、要事优先、重要 紧急”的概念是时间管理领域里非常经典且重要的理念。
后来我翻查文化古籍,发现咱们老祖宗早就有与之相对的形容成语,例如:擒贼先擒王、轻重缓急、主次分明、物有本末、本末倒置等等。
但不管是西方的“要事优先”,还是古人的“轻重缓急”,它们所蕴含的都是单一的时间管理概念,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经过大量的研究实践,我提出了“高能要事”这个双重意义的时间管理理念,即:我们不光要先做重要的事,为了确保要事的完成效果,我们还应该在高精力的时候,在好的时间段里做重要的事。
在高精力的时候做重要的事,例如在早上的时候就完成这一天中最难最重要的那件事,像是设计师在上午能够专注的时间里出创意报告,作家在能够安静不被打扰的时间段完成书稿,财务在上午头脑清晰的时间里完成账目核对等等。
既然有高精力的时候,与之相对的,我们每天自然也有低精力的时候,低精力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所处情境,做自己当下可以做的事情,例如等人堵车的时候回复一些电话看看微信,快下班的时候回复一些工作邮件等等,这些事情不用你十分全神贯注地去做,所以安排在较低精力的时间段去完成也不会十分影响所出成果。
所以情境管理是时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在什么环境可以做什么事非常重要,分清轻重缓急,不会本末倒置,做到高能要事,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时间管理技能!
五、所谓“张弛有道”
【第4周4.1】东方古老的时间管理智慧《孔子家语》中讲:“张而不弛,文武弗能;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意思就是:把弓弦绷紧而不松弛,文王、武王不会这样做;把弓弦放松而不绷紧,文王、武王也不会这样做;有放松有绷紧,这才是文王、武王的治国之道。“张弛有道”这个词就是从这句话而来。
试想一下,如果你手里拿着一杯水,拿一分钟,谁都能拿;拿一个小时,你可能就会开始觉得手酸了;拿一天,你可能就得进医院了。但其实自始自终这杯水的重量都没有变,只是你拿得越久,就越觉得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到最后肯定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适时地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它,这样一张一弛我们才能拿得更久。把身上的压力适时地放下并好好休息,然后再重新拿起来,这样才能承担得更久。这就是张弛有道的意义。
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下来无外乎就是《孙膑兵法》中讲的:天时、地利、人和。科学正确的时间管理技术就是遵自然规律休养生息,按情境即“天时地利人和”的法则来管理事务,行天人合一哲学理念,运用中国古代经久不衰的经典智慧来管理工作与生活。
自然是大宇宙,人体是大宇宙中的小宇宙,人胜不了天,但是在了解自然,顺应自然之后我们可以改造自然,并且改变自己。我创办的易效能时间管理机构,“易效能”这三个字其实就暗合 天时 地利 人和的寓意:
在生活上,遵“天时”的规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培养与自然同频的生活方式,讲究慢节奏,用时间来与夫妻家人朋友相互温存。
在做事情上,保持严谨不失灵活,进行情境管理,以高能要事为行动准则,强调的是高效,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质量。在人生的维度,累积人生势能,强调的时专注、优势、聚焦。
好吧,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在听完我的这期节目之后,能够有兴趣到中华民族庞大的知识库中去寻找古人管理时间的秘密和技巧,然后还能有兴致静下心来感受四季的流转,倾听时间经过的声音。那么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