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列数据,我们需要表格;对比数据,我们需要表格;分析数据,我们需要表格。在一篇医学论文中,表格是不可或缺的内容。那么,在医学论文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表格呢?
表格的注释:表题、标目或某个数据需注释时,可在其右上角加注释符号,并在表下用相同的符号加注相应的文字。对表需作附加说明者,可在表下加“注:„﹍”,句末不用标点。个别作者投稿时由于未仔细核对,常常是表中数据标有 * ,表下却没有注释;或表下有注释,表内数据却无注释符号。
1、表格的选择
作者来稿中,常常出现文字、表格、插图重复表述同一内容的现象。这样既未给作者提供最多、最新的信息,又浪费了宝贵的篇幅,实不可取。那么,作者在编制表格时,应首先判别它的必要性:
(1)如表格栏目中的内容基本相同或为相同类型的表格,应尽量删除或合并。
(2)如表的内容简单,仅少数几个统计数字,可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的,应以简要文字叙述。
(3)如同时使用插图和表格表述同一内容,应考虑选择那种表述形式更为合理。通常强调事物的形貌或参量变动的总体趋势时,以插图为宜;相反,对比事项的隶属关系或对比量的准确程度时,则以表格为宜。
2、表格的种类
(1)文字叙述表:表格以文字叙述为主,多见于临床研究论文中各种病症的比较。采用文字表时应注意归类总结,力求专业术语少而精,并根据需要加用表线。
(2)统计表:是医学论文最常用的一种,它在表达、积累、分析、比较资料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制表原则
(1)自明性强:表格是完整的、可独立存在的形象化语言。表格的内容应简洁直观,以数字表达为主,避免夹杂过多的文字,给人以强烈的对比效果。
(2)主谓清楚:作者在精心设计表格时,应力求科学、准确、一目了然。一个好的表格应具有语言学上的逻辑性,即主谓清楚、层次分明、标目合理。
4、制表技巧即基本要求
(1)结构完整:表格的组成要素如下所示。表格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常为表题不切、过简或转行时未注意语气的停顿;主谓语标目不准确或主语标目缺如;有的排列混乱,合计项或谓语纵标目分层时未加横线等。
(2)内容突出:表格的排列应简单明了、内容突出。根据对主语标志处理的不同,可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复合表应用最为广泛,但其自身对照表较难理解和编制。来稿中常见的问题是重点不突出、自明性差、重复或资料不全,令人费解。
(3)逻辑排列:统计表中的主语一般指被说明的事物,多为文字如组别、类型等。有时也可以是体现主语的时序如年份或数字组段如时间、分值。谓语一般指用以说明主语的指标,多为数字以及体现谓语的成分如例数、百分数、标准差或标准误等。通常主谓语标目合起来可以构成一句完整的话。
5、表内数字
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上下个位对齐。数字中如有“±”或“——”号,则以其为中心对齐。数字为零的例数或百分数应分别写作0和0。0。未取得数据者以“„”表示;未做者则以“—”表示。表内有效数字应一致。表内数字常见的问题是: “„”与“—”用法混淆或一律以空白表示,不知其含义;还有的区间数缺乏连续性;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不一致等。
6、表内单位
表格的单位有共用单位和特有单位。共用单位可直接写在表题后并加圆括号,特有单位可写在相应标目后并加圆括号,且表体内单位应与正文一致。单位中常见的问题是书写错误;计量单位列在表内数据后或不标示;体液检测值单位未换算成L而用ml或dl表示;时间单位用法不一,有的用中文,有的用符号。
按中华医学会规定,表格中时间单位统一用符号表示,如伤后时间(d),而不写作伤后时间(天) 。用作分母时,原则上应与分子的计量单位表示法相同即分子、分母的计量单位同用中文或同用符号如次/日、r/min。
7、表格的注释
表题、标目或某个数据需注释时,可在其右上角加注释符号,并在表下用相同的符号加注相应的文字。对表需作附加说明者,可在表下加“注:„﹍”,句末不用标点。个别作者投稿时由于未仔细核对,常常是表中数据标有 * ,表下却没有注释;或表下有注释,表内数据却无注释符号。
辑思编译--源自美国华盛顿的母语编辑品牌,上千名母语专家为您服务。
辑思编译为科研学者提供SCI/SSCI/EI论文润色、学术翻译、投稿预审、目标期刊选择和学术推广等科研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