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875653/4a22aeecc2010053.jpg)
不能失去智慧的观照。一旦失去观照,就可能会滔滔不绝没有克制。比如,滔滔不绝的写文字,以前的日更大多是这样,啰嗦居多。滔滔不绝的倾吐,一股脑的不知道停止。
可说不可说,要时刻观察自己的心念,要有这样的清醒的意识,观照自己的言行。
容易陷入感性的习气,所以更要警觉。情绪的产生有时候也是过于感性。丢掉了观照,就会跟随念头跑掉。不能太过热情,自以为是,避免对他人造成他人不需要的东西,给人带来不便。而应该真正的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但不要有多余的自己一厢情愿地去附加的东西。不要活在自我的幻境中,需要从自己的念头中跳出来,关心他人,恰到好处,注意分寸。不干预,只静静地待在一边,提供自己可以提供的即可。对他人不要过于热情,对他人不要期待。要真的不期待,有当机立断的决定,不拖泥带水的智慧。该如何就如何,就坦坦荡荡面对自己的内心。
容易自责是因为容易陷入自己的念头,对自己进行各种评判。还是因为忘记了应该有“无我”的训练。所以,心中又被念头占据着。对得得失失的事情再次陷入了不能自主的境地。
看了雪师讲的有关如何断欲望,断念头的视频。雪师说,“欲望就是念头。”“不要断它,不要管它,不要理它,做自己的事情就对了。”“念头不去管,不去断,不要跟上就对了。想断念头,断欲望的人,就像秋天捡树叶,一个树叶一个树叶,永远捡不完。”
时间用来做该做的事,把上一刻的事情放下,如果念头、欲望出现了,也不要过于自责,太过自责,就会不知道停止纠缠不休。放下,改变,活在当下。上一刻已经变成了梦境,执著不了。
心中的贪念会让自己对一时的情绪太过在乎。活在自己的念头造成的幻境里,不能自主。心中需要多些淡然,淡化,让一切流走,过去。不要总是构筑梦境,期待想象中的美好。它是梦境,多美好,充满了真挚热情的感情,也是一种呈现,与其他的呈现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一切像一场梦,了不可得,梦中的有缘的一切,此刻是聚的,下一刻会散,还有什么要执著的、贪恋的?
为什么要抓住梦境呢?无论它是怎么样的,都变成记忆了。此刻,心中还留驻着什么。如果不能当下放下,就会有痛苦执著伴随。心的欺骗,总是喜欢营造幻境。
总是会有对情的执著,比如还是会去听过去唱的歌,而再次沉浸其中。过去的情感,寄托于歌声,那些也是不要贪著的。要放下记忆,遗忘而后新生。
跳出来观照那些过去喜欢的歌,过去的经历,发现不管多么真挚、多么的曲折,也是一种情绪,还有演戏一样的梦境。许多时候,歌词呈现的美好,都是在构筑心中的幻境,幻境终究是幻境,执著于幻境,心里就会重复、强调、加深那种习性,不想跳出来,进而再次陷入。总是期盼着被理解,人的情感一有了痴著,其实就是多余的,被捆缚的。何不放下?逍遥自在。没有了性别之分别,哪里有恒常不变的梦?总是固守着期盼的东西,多愁善感,镜花水月一场空。空悠悠,一场梦。
微不足道的点滴,好像有了决定性的意义,会过分在心中强调,会有自我的陶醉、自我感动的东西,太过多情的习性,就会冒出来,过于强烈的情感会让人失去自主,失去了智慧的静定力,而被情感吞噬、淹没。需要读书,文化让人有理性,有了理性,就能摄受住自己对自己不能掌控的力量。要会“易筋经”,学会化的力量,让自己的心听话,让情感变得温和、宁静而不沉溺。
敏感的心去读文学作品,欣赏诗歌是很好的,但一定要懂得跳出来。生活不是文学故事。可以活的诗意,但也需要融于生活本身。修炼钝感力。
小时候看过那个张卫健版本的《西游记》,孙悟空真是多情,尽是在谈恋爱了,更喜欢《西游记后传》里的孙悟空,从不谈恋爱,多酷。不过,这个电视剧里的灵儿又是那么多爱情的戏。不知道为啥,电视剧总是在上演各种爱情的戏,好像是人活着,总有这样的痴情种。这是为什么呢?文学作品中,音乐中,都是一大部分的主题。人如果超越这种小我的爱情戏,才有一个正常的世界吧。如果拍孔子、墨子、老子那样的人,会有多少人喜欢呀。
过去喜欢看《天行九歌》《秦时明月》等古风的动漫,对其中那种画风之美特别着迷,同时因为,其中也有结合历史的韩非子、张良、墨子、项羽、卫庄等这样的古代人物的虚拟的代入。里面的古风风景真的特别美,人物形象、着装等特别美,营造的意境美,音乐美等引人入胜。
里面的女子,如端木蓉,还有一个公主从前是一个天真烂漫的性情后来因情而变了一个性情成了另外一种性格,有一种掩饰在表面背后的忧伤。女性角色或很酷的如那个紫衣女子,还有那个端庄优雅贤淑的端木蓉,抚琴女子等等。有个画面是那样的,抚琴的女子,背后是圆形墙壁镂空背景的那种中国风,还有回文形的窗户等等,以及穿着古装的衣襟飘飘的男子的背影等等,山水间,韩非子那样手臂一挥的潇洒。各种古代日常的艺术等在动画中呈现的特别美。对这种中国元素真的特别痴迷。
《画风》那个MV我看过很多很多遍。总是容易喜欢这,喜欢那,比如对里面各种角色的形象,会真实的喜爱,而在自己心中附以灵魂,虽然是虚拟人物,但特别喜欢,总是有这种热情,说不了到底是好,还是坏,总是喜欢些虚的东西。不过,过于喜欢什么,是真没有观照的智慧的,但我也只能顺应自己的天性。只是需要多些观照,过度就是一种沉溺。因为此时眼中有了聚焦、选择,听从了感官的欲望,就会忽略其他朴素的,平常的,真实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