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小时候是个有点与众不同的小孩儿。
我喜欢没事和那些年长者在一起,他们大都是我的长辈,我喜欢听他们讲故事。他们一开讲,我就着了迷,听完这句盼下句,最怕听着听着没了下文,让人心里痒痒的。
有些故事让我至今难忘。
那是夏季。
某一天晚饭过后,我们照例碗筷一推,坐在大门外闲聊,对门的爷爷就说,老天爷要是想让谁坐朝廷厉害着呢,比如刘秀吧,王莽撵了他那么长时间,撵了那么远,就是撵不上,最后,朝廷还不是刘秀的吗?
这话一起头,紧跟着发表意见的就多了。二十多年前,大家都很穷,茶余饭后没有其他娱乐,有的只是一起闲聊漫侃。只要天气允许,大家伙儿能闲谈到很晚,津津有味,倦意阑珊。
我坐在一旁,仰着小脸,一脸痴迷,心里既焦急又期待。隔壁的爷爷说:“王莽想要篡位,就要先把继承人刘秀杀掉啊,刘秀当时实力不行,被王莽撵来撵去。好在啊,真命天子有上天保佑着呢。”
后面的邻居接着说:“那是哩啊!刘秀骑着马一直跑,转过一道弯又一道弯,等跑出好远了,才敢一扭头,好家伙,这才知道后面有九道弯。”
“是稀罕。这事怪着哩。刘秀跑累了当然要歇一会吧,不然再厉害的人也累死啊。他正好到了邓城许村,看到一棵白果树,就把马栓到树上,人坐在树根上歇一歇。可不敢多歇,觉得人和马好些了,就赶紧走。说来也奇了,那拴马的白果树腰上至今还留有缰绳影子,树根上留有马蹄印子。”一个人接着说。
“是真的吗?” 我忍不住好奇了。
“那咋不是真的!树长,马蹄印也长。”
“刘秀被追,路上险事很多。他快马加鞭往前跑,王莽急急吼吼后面撵,刘秀实在急了,正没办法,绝望地朝后面望去,谁知道身后突然出现了一条河,生生把王莽隔后面了。”
我越听越爱听,忍不住打破沙锅问到底,又怕问急了得不到答案。就是在那时候,我从亲爱的左邻右舍那里听到了“白果树的马蹄印”“饮马台”“扳倒井”的传说。虽然时隔已久印象模糊,但至今想来仍那么温暖。
还有公治长的故事。
这个故事好像是小姑姑所讲。
公治长懂鸟语,在他的抽屉里养了一只燕子。有一天小燕子对公治长说:“公治长,公治长,山里死个老绵羊,你吃肉来我吃肠。”公治长听了很高兴,遵照燕子的话去山里,果然找到了一只死去的绵羊。但是,兴奋过头的他忘记了给小燕子吃肠,此后小燕子再也不愿告诉他类似好事了。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所谓的“公治长”原来是“公冶长”。公冶长本是孔老夫子的高徒,七十二贤之一,德行高超,后来孔夫子还把女儿嫁给了这个人。
小姑姑喜爱读书,尽管家里书极有限,但是丝毫不影响小姑姑这个高雅爱好。我会背的第一首古诗就是小姑姑教给我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奶奶家门后的空墙上挂着不知何人所书的大字“白日依山尽”,站在那里仰头可见,当时情景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只是不知为何大字会挂在门后墙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