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业的通知下来了,向学生传达,有意愿申请的很少,但听说想要转到计科、软件专业的有很多。其中原因,我想,一方面是兴趣爱好,另一方面更多地也许是专业热度。
在大多数人看来,就业前景决定着专业好坏。
高考选专业,家长们最关心的往往也是“这个专业是不是热门专业?好不好就业?”
其实这都很正常,也不能说成是功利,辛辛苦苦供孩子读了十几年书,付出这么多心血,当然需要有个好的结果。
眼下正是校园招聘季,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仍然是居高不下,预计会达到860多万,高校毕业生就业“鸭梨山大”。但同样是毕业季,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两重天。
据新闻报道,目前,人工智能、移动终端、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专业人才缺口达500万之多,许多高校AI领域的毕业生老早就被企业抢定,薪资能够达到年薪30万的水平。
供不应求,“坑多萝卜少”的现状,让企业纷纷展开校园人才争夺战。正因如此,与互联网有关的专业便成了“香饽饽”,成了大家选专业、转专业的热门。
客观形势一片大好,但我们对之也要保持理性态度,时代在发展,热门新兴行业也不是永恒不变的。
上个世纪,煤炭、钢铁等大型行业都很热门,而现在这些传统行业不得不面对产品转型、企业升级的问题,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夕阳产业”。
所以,专业的选择,需要理性客观,多个因素考虑;专业好,不代表你就一定学得好,也不能保证你就一定能找个称心如意地工作。
关键还是你自己。
打铁还需自身硬。
外在形势哪怕再好,但如果你自身专业素质、各方面能力不够硬,那你能够打得动铁吗?“打铁老板”能用你吗?
试想,你是HR,面试二选一,同等条件下,一个是某985大学IT领域的毕业生,但他连起码的汇编程序都不会甚至不知道,另一个是某二本校的毕业生,但他已拿到多个技术专利并在各类计算机大赛中多次获奖,你会作何选择?
事实上,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优处,每个行业也都有各自的翘楚,无分好坏,关键是你自己。
要知道,你的未来不是掌握在专业的手里,而是在你自己的手里。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