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容小主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83856/f4ad0432adeb085a.jpg)
华正和欧阳静儿相视一笑,正想着要说点什么时,却忽然间听到楼上有脚步声传来。
“妈妈,妈妈,我饿了。”艾华看见欧阳静儿和华正站在那里,没忍住边跑边喊。
华正和欧阳静儿同时回头观看。欧阳静儿这才想起来,这个小家伙来的路上因为太兴奋,中午根本没有好好吃饭,就一直盼望着快点见到白桦树,天黑了,也感觉到饿了。
华雪的儿子王浩,也紧跟着跑出来,他速度更快,此刻正拍着艾华的肩膀说:“我带你去找我妈妈,看看饭熟了没有。”
两个孩子边说边“噔噔”地跑下楼,跑进大厅。这一幕,落在了华正和欧阳静儿的眼睛中,他们的脚步,也向大厅走去。
跑进来的孩子们,看见雪儿正往大厅桌子上摆放碗筷,立刻开心了,艾华还兴奋地问:“原来饭都已经好了呀?”
艾华兴奋地又跑出大厅,迎上欧阳静儿,并拉着她的手进来,一桌丰盛的晚餐呈现在她们的眼前。这是王子和雪儿经过一下午辛苦准备做出来的晚宴。看到已经准备好的一切,欧阳静儿心里一暖,被感动了。欧阳静儿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了华正的眼睛中,他并没有说什么,却把头转向雪儿问:“今天一共到了多少客人?”
雪儿想了一下告诉华正说:“今天一共到了二十多个客人,住在这个客栈的只有六人,其他的在山下的老客栈里。”雪儿没太明白华正为什么问她这个事,眼睛抬起来望着哥哥,在寻求着答案。
华正点点头,神情略有所思。
“你觉得,我们把六名客人请过来一起吃顿饭,行不行?”华正终于开口了,他和雪儿商量着。
“好啊,哥哥觉得行,肯定就行。今天我们做的饭菜足够,我去请他们,人多也热闹。”雪儿竟然内心一动,仿佛明白了哥哥今天的安排。
站在一边的欧阳静儿心里暖暖的,觉得刚才华正和华雪儿说话的情景很温馨。哥哥欧阳栋梁工作早,欧阳静儿与他相处时间较少。兄妹二人通话也仅限于有事找对方,没事基本不聊天。两家人见面,也是逢年过节在妈妈家共同相处几天,欧阳静儿内心因华正的安排起了小波澜。
雪儿忙着请客人出来吃饭,客人陆续出来走进大厅,被华正安排一一就坐。
王子端着汤从厨房出来开心地说:“最后一道菜,五花肉丝鸡蛋汤来喽。”边说边麻利地放到桌面转盘上。
看见欧阳静儿,王子热情地打招呼说:“静儿姐,刚才忙,火离不开人,才跟你打招呼,这些菜你尝尝,都是大哥亲自定的菜品,也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王子脸上都是笑容,还不时地抓起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着额头的汗水,他是整个山庄最忙的主人。
听到王子这么客气地说话,欧阳静儿急忙回应说:“王子,你和雪儿辛苦了,忙了这么久,这么多菜,看着就想吃呢!”这的确是欧阳静儿的心里话,离开东北这么多年了,最想的竟然还是东北饭菜的味道。
艾胜利是南方人,喜欢甜食,偏偏欧阳静儿不喜欢,吃了甜食就会返胃酸。欧阳静儿的苦,只有北方南嫁的女儿,才知道那种味蕾缺乏的无奈。
华正看众人已落座,走到欧阳静儿身边,碰了下她胳膊,指了指主位的位置,却没想到欧阳静儿脸一红又看了一眼华正,轻轻地摇头用眼睛说:“我不能坐那儿。”
大厅里的几位游客相互打着招呼,聊得正欢。天南海北相聚在一起,大家似乎并不显陌生。
华正笑了,嘴角上扬心里想,“这个小丫头,咋还这么羞涩呢?”她拉起欧阳静儿,把她安排在主位左手位置,他坐在了主位上。雪儿和王子也依次坐在静儿左侧。主位右侧留给最年长的两个大爷,那对老夫妻挨着大爷右侧,再往右是那对新婚小夫妻。
两个小调皮王浩和艾华正和那对小夫妻猜着什么,“咯咯”笑个不停。
整个晚宴现场温暖,热闹。
王子按每个人要求,将空杯斟满酒。华正、欧阳静儿与华雪儿选择了红酒;两个大爷、小新郎和王子喝白酒;孩子们和大娘及小夫妻新娘也倒满了纯纯的蓝莓果汁。
一切准备就绪,华正举起杯,慢慢站起来说:“ 第一杯酒,我必须站着敬在座各位。欢迎朋友们来雪儿度假村观光度假。相逢是缘,我相信缘分,今天同时也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今天我与失散了三十年的妹妹静儿团圆了,这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我先干了。”
众人闻言,纷纷向华正和欧阳静儿祝贺。欧阳静儿的心此刻是那么喜悦、欢愉,红晕已在她脸颊出现了。
雪儿妹妹搂着欧阳静儿的胳膊,头枕在她的肩上,开心地看着哥哥的一举一动。善良的雪儿是真心为哥哥感到高兴。
众人纷纷落箸,边吃边聊着,大家都为华正和欧阳静儿开心。久别重逢,毕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华正夹起一块鸡肉体贴地放到欧阳静儿的碗中,又夹起一个蘑菇,再放进她碗中低声说:“这就是当年我说的那道菜,看看味道怎么样?”
欧阳静儿夹起蘑菇放入口中,香滑醇厚的味道立刻在口腔中弥漫。再吃一口鸡肉,肉质紧凑,弹绵。
“好香啊,这就是家的味道。”欧阳静儿由衷赞叹。
“华正,这个蘑菇不会是你采的吧?”欧阳静儿边吃边戏谑着华正问。
华正静静地盯着欧阳静儿的吃相,满眼宠爱,听到她这么问起,反问:“那你觉得是谁采的呢?”
欧阳静儿发现华正在看她,抬起头,调皮地抿抿嘴,用左手挡住眼,继续“攻击”着眼前这块鸡肉。
华正开心地笑了。
华正在杯子里又倒了少许红酒举起第二杯酒,人没有站起来,侧身,对着欧阳静儿说:“这第二杯酒我单独敬你,感谢你又回到我身边,我不会再让你丢了。”华正一饮而尽。
欧阳静儿静静地端起酒杯说:“华正,为了我们的重逢,谢谢你,永远忘不了从前的你。”满眼的深情,让华正很受用。欧阳静儿刚想把酒放到唇边,没想到华正夺过去,一饮而尽。
“我怎么可能让你喝酒?”华正霸气地说。
酒杯从手中突然消失,欧阳静儿心头一震,仿佛三十年前的华正,一直在她的眼前,就这样霸道地生活着,从未离开过。
坐在华正身边的大爷姓李,看着一对儿幸福的兄妹也举起酒杯,祝福他们。其他客人见状,也纷纷端起酒杯祝福这对儿刚刚见面的兄妹。华正和欧阳静儿一一道谢,大家都觉得他俩就是亲兄妹。
李大爷曾经也是东北人,后来随父辈去了台湾成了一代知名画家。因思乡情重,这次回来休假,也顺便想看看家乡的变化,到了桦树林村,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不忍离去,他停留在这里已经一段时间了,每天除了画画就是下棋。
坐在李大爷旁边的大伯,姓王,住在大连。他是知名的作家,学者。普普通通的相貌,眼睛里却透着深隧的光芒,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从书里走出来一样,令在座的每个人都敬佩不已。
那一对儿老夫妻是已经退休了的老干部,颇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美妙。儿子刚刚结婚,老两口趁抱孙子之前出来休假,他们说有了孙子后想出来玩就比较难了。这也是一对儿懂得生活的老夫妻。
那一对儿小夫妻,专程来度蜜月的。他们在广告上看到了桦树林村的宣传,觉得这里的景色很美。小两口都是城市里的白领,生活条件也比较优越,还没有玩过几个景点,却已决定要多住几天。山上的景色看完了之后,他们和雪儿已经打过招呼,决定住到山下的客栈去。山下的客栈离其他的景点更近一些。
不同行业的人在酒桌上相互交流着,虽然曾经是陌路人,但当酒杯端起时,所有的友谊就出现了,大家彼此留了对方的联系方式。晚宴,在欢快的气氛中继续进行着。
“妈妈,妈妈,这块肉特别好吃,给你尝一口。” 晚宴正热闹,艾华开心地跑过来,筷子里还夹着一大块锅包肉,金黄色看起来酥脆的表皮儿,透着肉用油炸过的香气扑鼻而来。这让欧阳静儿一瞬间就想到了爸爸的拿手菜,可惜,爸爸已不在。
儿子艾华从小就有这个习惯,不管在哪里吃饭,只要遇到他喜欢吃的东西,一定会分享给妈妈一起吃。
今天孩子坐的位置离妈妈比较远,但是有王浩在,他俩也能玩到一起去。碰到好吃的,他喜欢吃的东西,又忍不住想和妈妈分享了。
欧阳静儿用手接过孩子夹来的锅包肉,轻轻地咬了一口说:“好香哦。” 她夸张地对儿子讲,这就是妈妈对儿子惦记的反馈。
“快去谢谢王子姨夫,这都是他做的菜,太好吃了。”刚好王子转过头来看这边,欧阳静儿顺口安排儿子表达谢意。
艾华脸一红,但还是有礼貌地说:“谢谢姨夫,你做的菜太好吃了。” 王子和雪儿开心地笑着。客人喜欢吃他们做的菜,这是对他们一下午辛苦做饭的最好奖赏。毫无疑问在座的所有人都对这桌菜发出赞叹之声。
大家都来自各大城市,人们已经很难在城市吃到这种“淳朴”的菜品了。城市的餐桌,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都缺少这种“纯正”的乡野味道。
欧阳静儿这时才把目光拉回桌子上:锅包肉、溜肉段、小鸡炖蘑菇、白菜炖粉条、杀猪菜、红烧狮子头、地三鲜、木须肉、炸茄盒再加上一盆儿五花肉丝鸡蛋汤。整整九菜一汤,一共十个菜。
欧阳静儿端起酒杯,对着王子和雪儿说:“谢谢你们夫妻二人为我做这么多的好菜。我又回到家里了,很温暖,谢谢你们!这杯酒我一定要喝。”欧阳静儿边说边用眼睛斜瞄了一下华正,华正在和旁边的李大爷说话,没注意到欧阳静儿的小变化。欧阳静儿把酒一饮而尽。
雪儿抱着欧阳静儿胳膊说:“静儿姐姐,你太客气了,你永远都是我的好姐姐。哥哥喜欢你,我也喜欢你。” 欧阳静儿的内心一动,她觉得这就是亲人,有家的味道。
两个小家伙吃饱了,喝足了,又相约跑回楼上去玩儿游戏了。
雪儿给欧阳静儿夹了很多菜,欧阳静儿把每一道菜品都细细地品尝着。这家乡的味道太适合她的味蕾了,好久没有吃到这种可口的饭菜了。欧阳静儿很开心,但内心却突然间有点儿酸楚,雪儿似乎看出了什么,急忙端起碗盛了一碗汤递给欧阳静儿,她感激地对雪儿笑了笑。
在这个热闹的桌面上,欧阳静儿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她似乎听到了华正和李大爷谈到度假村未来发展方向问题,华正在说什么资金受到限制一类。欧阳静儿心里想,有些事情需要与华正好好沟通一下。前半生没有在一起,后半生相伴,成为兄妹也要好好地一起发展。
欧阳静儿内心竟然已经勾勒出一副美好蓝图。也许,这与她多年的职业生涯有关,分析问题思路清晰,做事当机立断。
她突然间觉得有必要在这个度假村多住几天,多看看,多转转,帮助雪儿度假村找到一个更正确的发展方向。
有了这些想法,欧阳静儿内心无比雀跃。她觉得她终于可以帮助华正了。从明天起,她要开始实地考查。
想法与结果之间,就隔着一个行动的距离。在欧阳静儿的生命中,她从不缺少行动,也习惯了用“行动”改变人生的“命运”准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