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这是一本工具类书籍,所以作者必然会运用到很多案例来论证说明,但是太多的案例,也会让人读起来太拖沓,并且可能会扰乱阅读的思路。所以,对于此类书籍,我觉得可以运用到《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方法,而我也会在阅读前先写下想要解答的问题,有目的性的阅读,这样读起来会事半功倍,也不会让中途弃书,也不会轻易产生对书籍的偏见。
何为“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从字面上的意思是有目的的练习。何谓有目的的练习?文中说,有目的的练习有四个特点,有明确的目标、保持专注、反馈、走出舒适区。而这四个特点就是刻意练习区别于原因。想要获得某项技能或完成某件事情,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最好的不断细化目标;执行的过程要保持专注,才能获得最大效益;所有的练习必须要有反馈,才能更加明确完成的优缺点。当然,设置的练习需要我们走出舒适区,才能有所进步。
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也是一个不断创建心理表征的过程。什么是心理表征?作者解释说,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文中用蒙娜丽莎来举例,即当人们听到蒙娜丽莎这个词时,有些人心理最先想到的是那幅油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而有些人想到的可能是更加具体的画面,更具体的细节。这也是人们构建心理表征过程的不同。而我对于心理表征的理解是,人们对待一件事情,脑海里所呈现的想法或者画面等等。
“一万个小时”理论
在这本书的开头部分,作者先反驳了“一万个小时的理论”所带来的错误观点。作者通过案例来说明了成为某个领域的优秀人物所练习的时间不需要一万个小时,“一万个小时”的理论逐渐让人们单纯的认为只要经过一万个小时的练习,就会变成某个领域的专家。但是作者也认为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的,并且是有目的的练习。但想要让人坚持长时间的练习,持续保持想要完成某件事的动机。
保持动机,意思是说我们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吗?作者却不这样认为,作者认为意志力是不存在的。通过采访得知,事实上那些不断练习的优秀人物实际上是很讨厌这样的练习的,比起花费在练习上的时间,他们更加乐意把时间花费在其他事情上。潇洒姐也曾经说过,“我宁愿相信,他们是因为有着人生维度的宏大计划才能做到严格自律,也不愿真的承认,他们持续学习,是因为他们可以在学习中体验到巨大的乐趣。”所以,意志力的作用是薄弱的。
那如何才能保持动机呢?书中说,动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继续前行的理由,二是停下脚步的理由。而保持动机,则需要增强继续前行的理由,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增强继续前行的理由有几种方式:
1.要有内在的渴望;
2.出于实用等外在的动机;
3.相信自己;
4.获得周围人或者团队的支持;
5.加入有共同目标的团体或组织。
而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则要不断减少周围的干扰因素,找到固定的时间保持练习,即保持专注,扫清障碍。除此之外,还要精心设置目标,把目标不断细化分解,这样才能有所进步,也会增加行动力。
“把练习变成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这是我觉得有所启发的观点。首先,作者提到了要拒绝三种错误的思想:
1.认为个人的能力受到基因的限制。
所谓基因的限制,就是我们做一件我们不擅长的事情时,第一反应就说“我不行”“我不能”“我不可以”等自我否认的心理。
2.认为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做某件事,一定会更擅长。
把得到某种能力等同于所花费时间的长度。这样单纯靠花费时间来获得进步的想法也是错误的。
3.要想提高,只需努力。
认为获得某种技能单靠时间和盲目的努力来获得进步,这样只会让自己成为“低品质的勤奋者”。但是,我们稍加不留神也很容易变成一个“低品质的勤奋者”。因为花费的时间长度和假象上的努力,会让自己真的认为自己在努力。实际上,没有任何策略和目标的努力,都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所以,也说明了定期的反馈是必要的。也是检测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
“ 把练习变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
作者认为“把练习变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边干边学。作者认为“边干边学”的好处是,它使人们熟悉练习的习惯,并且思考如何练习。而当人们通过练习实现了计划中的目标,其结果会使大家培养了一种全然不同的心态。这种心态不再认为工作日只能用来工作,练习只能在特殊的时候、特殊的场合才能进行,而且只有当顾问来到公司以后才能开始训练。这种心态其实也是一种固化的心态,很多时候会限制自己的行动,而当我们没有了这种心态,不再把想要做的练习拘泥于特定的时刻和场合,其结果我们将会获得更多的练习时间和机会。我觉得如果把这种固化的心态抛弃,把练习有目的的融入的工作或者作业上的话,其结果也会迥然不同。而且,如果把工作只当做工作、把作业单纯当成作业的话,只会增加我们随意应付的心态,特别是当我们在学校或者工作单位上变成了老油条的时候,这种心态会更加容易产生,慢慢的就会脱离我们原本想要走的道路,变成了我们讨厌的那种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