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作者.遇见星语
那些年,那些事
《少年》
晚间,在走廊上运动,走一走。一边看一篇文章,是篇短小说,暂且不评论它写的如何。
文中讲述了在那个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去支援农村的年代,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在西北农村,结识一个十五六岁少女,都来自杭州,举目无亲,少男爱上少女。从此俩人相依相爱。。。
突然就时光逆转,被带回八九十年代。
想起我们的少年时代,想起我的纯真年华,以及那时的种种往事。
记得第一次喜欢注意男生,确切地说那不叫喜欢,重点是注意。是种带着好奇幼稚的出自青春期本能的心理。
喜欢偷偷地观察着他的一言一行,猜测着他的悲喜,若哪天他不主动与人说笑,别人与他攀谈,他也带理不睬时,我会想今天他怎么了?在家受训了还是挨打了?但是不好意思也不敢上前打招呼询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这个男生也不是特别优秀,他也有很多缺点,比如下课时有意将脚伸到路中,让人”啪”的一下摔倒了,他却反而哈哈大笑。上课时好与人讲话,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他站起来朝老师吐舌头扯耳朵做各种怪动作,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渐渐地,也就讨厌他了,觉得他做的太过分了。
渐渐地,我注意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悄悄地被另外一个表现好的同学代替了。
有时怎么转变的连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当自己意识到这种改变时,往往已经在质疑观察对象了。
现在想想不是我不专情,而是那根本不能算作感情,只是一时的好奇,是年少时一种追求美好事物的本能体现,准确地说它与感情无关。
但在那青春懵懂的年龄里,还是发生了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
那是小学五年级时,班上转来一位男生,很白净,个子也高,比当时班里的男生都要高,因而老师把他安排在最后一排,而我在女生中个子也是高的,坐在倒数第二排,正好就是他的前面。
从此我们的摩擦不断,时有战争。比如我喊”起立”、”坐下”时(我是班长,领全班同学迎接老师讲课),他会把我的凳子拽到他的桌肚里,让我屁股落空,跌倒地上,“哎哟”,引起全班人大笑,而他一点也不笑。第一次他这样做时,我坐在地上还发蒙,怎么也弄不清状况。第二次则是不明真相,只注意左右有无黑手,又给了他可乘之机。直到第N次他出手时,终于被我用书砸中,当然也被老师问”班长,你带头在搞什么?”
还有将黑墨水涂在桌沿上,我只要一靠桌子衣服就沾了黑墨汁。他有时还用粉笔灰抹在上面,总之这家伙是实在坏,太坏了。
但我也想着法子抱复他。到我跟背书时,我要他大声,再大声。数学课堂作业到点就交上去,不等他(他作业老拖),害他自己去办公室,挨陈老师的训,一来二去,倒治好了他的拖拉。还有他数学附加题不会做时,让他保证以后不涂黑墨水与粉笔灰,并连连说好话时才肯教。在我的大力仇视报复下,他收敛了不少,但找我斗嘴的毛病却没改掉。
转眼毕业了,临离校那天下午,他匆匆跑到我跟,塞给我一本《优秀中学生作文选》,
“赠送给你。”他说。
“里面还有一个好东西。”他冲我神秘地说着。
我接过,打开书,看到中间夹了一张他的照片,照片上的少年微笑着,穿着白衬衫,戴着红领巾,一脸阳光。照片的反面写着,”赠给亲爱的XXX同学,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我在镇中等你。”
可我没有去镇中,而是去了别的中学,县中。假如我去了镇中会怎样呢,会像刚看到的小说两个主人公那样有个浪漫的故事吗?(想的太多了!)
。。。。。。
回忆像醇香的美酒,让人迷醉,它们像是凝结在记忆天空的星星,遥不可及又灿烂夺目,无论你什么时候去回望它,都熤熤生辉。
作者简介:经过商,做过企业管理,现从事教育。微信号:A199619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