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的“春分”节气。
从“惊蛰”的“桃始华、仓庚鸣”,到“春分”的“玄鸟至、雷发声”,大自然逐渐结束了静默时代,变得更加有声有色。
俗语说,“春不分不暖,夏不至不热”。春分一到,气温回暖就驶入了快车道。从春分到清明,正是一年之中气温攀升最快的时节。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超过10℃。在温暖阳光的催逼下,那些枯燥了整整一冬的繁枝之上,渐渐布满了层层叠叠的“红”,及烟气淋漓的“白”。春色于是处处燃烧起来,到了一年中色调最绚烂的季节。
“春分”这个名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各地昼夜时间对半而分。另一层含义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而“春分”正当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
“春天的‘春’,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它代表的是一个过程。‘春’的最早写法是‘萅’。它的下半部是个‘日’,即太阳光,引申为‘阳气’。中间是一个‘屯’,就是‘屯积、发展’的意思。最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说明‘萅’经过太阳照耀,阳气上升屯积、积聚后,青草才能蓬勃生长。这是最早的‘春’字。所以古人的认识,很直接。但是到后来,慢慢的,这个‘萅’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春’字了。”
宋代诗人欧阳修,对“春分”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确实,过了“春分”节气,到处都呈现出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雨,渐渐的不是沾衣欲湿的雨,而风,更多的是吹面不寒的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是世界上最温柔的剪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