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侄子在五岁就说过,我想跳楼。七岁时对妈妈说,你再骂我,我就跳楼。
跳楼竟然变成了威胁类的口头禅。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句话。
让稍微年长的人回忆自己的年少时光,应该没有这么随便说跳楼吧。是因为当时的房子都不高吗?
不管如何,我们都清醒地发现时代急剧变化,小孩的口中已经有很多我们以为他这个年纪绝对不会说的话。
有个明显的事实,一旦我们告别了孩提时代,就等于永远失去。不管我们保留了多少童心和往事回忆,我们都无法再融入孩圈。
我们不会知道他们的圈子究竟在谈论什么。绝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只说些天真话语。
因为他们都能接触手机,而这个时代有海量信息可以共享。A接触的东西可以告诉B,B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东西说出来。
这是他们自己的交流,我们听不到。只有到突然某一天,才发现孩子早熟,孩子知道的有点多。
二
每年都有孩子跳楼身亡的新闻,多数不过是父母骂了几句,就把那句口头禅变成了现实。
生命变得这么脆弱,让人深思,是学习压力过大,还是教育方式不对使得孩子一言不合就跳楼。
想起了小时候,我的童年时代是忌讳死的。
一说到死,爷爷奶奶,父母及其他长辈都是瞬间面色由晴转阴,用严厉的语气教训道:“不能说,你怎么可以说死呢!呸呸!”
于是小时候的口头禅是突然出口不吉利的话,就会“呸呸”两声,表明有些话是说不得的。
对死亡,小孩绝对是思考过的,从意识产生后就有模糊的感觉,像无数次脱口而出“死”字。
但父母严肃的反应会让小孩下意识知道,这不是好事,这是禁忌。
从某种意义上,阻止了死亡的过多发生。
随着时代的变化,禁忌破除。现在小孩说死很容易。而与死亡相关的事也很平常,XX跳楼死了,跟他出门旅游一样,只是一件事。
三
坦荡面对死亡,并非不好。可是说得太容易了,又让孩子们觉得死无所谓。
于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生命珍贵,成为当下的难题。
我想起先前看到的一个观点,说传统文化在这个时代式微,一些人卯足劲推广宣传,但他们基本都是在搬运教条。或故意找那些高深玄乎的东西一讲再讲,不接地气,反而让人厌恶。
也就是没有更适合时代发展的新传统文化诞生。
很奇怪的,人应该自爱仁爱一直存在于传统文化中,但它就是融不了现代教育中去。
反而是那种二岁能言,三岁背诗,聪明绝顶的传统神童热没有消退过。对普通孩子的要求则是听父母的话,把依附价值植入小孩的脑袋中。
如果他终其一生都认同自己为别人而活,因为别人需要他活着,他愿意活着,倒还好说。
但如果陷入混乱的自我认知和人生意义中呢。
民间有“好死不如赖活”等珍惜生命的俗语,但这个时代,成年人对此都不屑一顾,活得毫无意义,不如一了百了。
“你可千万不能跳楼啊。你怎么可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把话语进行下去。
总而言之,现在的孩子难养。
文/怪旅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