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帅彭彭一起把耳朵叫醒》D2 学而思 2017-11-03【Laura小晓】22/23 “打架”
答学友问亲爱的老朋友雾,很抱歉今天才回话,因为我今天才回听彭彭的【叫醒耳朵】第二课,才开始对针对学而思的提问“重视”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我给人的感觉总是自信,但我给自己的评价是自卑的。)
的确,我之前一直觉得读书就要危襟正坐、纸笔备齐。而且只要有条件,我也乐于这么做。在判断自己学习后是否真的掌握了这件事上,我和彭彭的观点一致——输出清晰才算真学到。学后的所以输出,从来都是我颇为重视的环节。
大学以前,我在书本上或其他途径学到的新知,我都会拉我弟弟过来听我用自己的话、结合我们都能理解的事物讲解一番,然后我会以他听懂了作为我掌握新知衡量标准。我也喜欢他有针对性的提问,喜欢我们之间的相关讨论,甚至辩论。
大学之后弟弟不在身边了,我这个思维习惯却保持了下来。于是我就只好向笔记本输出我的所得。所以我记笔记从来都不是摘抄,而是类似于我现在写学而思,或只针对我感兴趣或对我有用的观点、方法进行梳理,或结合自己的实际有感而发。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觉得不输出笔记或者不给人讲一番,就不能算把一本书读透。另外,危襟正坐、纸笔备齐也是为了满足我的一种仪式感,表达我对书的一种尊重。虽然现在越来越少有机会这样一本正经、安安静静地读一会书了,但每次读书时,我还会拿一支笔,以便随时在书上涂涂画画,和记录自己的想法。
而你所说的我写学而思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观点鲜明、善于思辨,(感谢好评,愧不敢当!)想来这应该是与我之前读书后必须输出的执念有关。但又似乎不仅仅只与此一条相关。现在回想起来应该还和我学生时代受到的语文教育有关。一是我小学时,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很强调学生对课文的行文逻辑、整体脉络的把握,从三年级起就锻炼我们为每篇课文画思维导图;也要求我们也作文前必须列提纲,紧扣主题思想不允许跑偏,段落之间也要环环相扣承接自然。一是我中学以后就开始偏爱写议论文,写每一篇论文都尽量做到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充分,且思维缜密,逻辑清晰、架构稳健,让人读后有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之感;而修辞上,我善用大量排比句式,给人一种排山倒海咄咄逼人的感觉,让人读后在不知不觉中信服。大学时,我英语写作课上写的文章几乎每篇都被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同学们参考,不是因为我写得辞藻多么优美高深、语法多么通顺准确,而是因为我的逻辑多么严谨清晰、行文多么干净利落。还有就是和我喜欢读的书的类型也应该有少许的关系。我不大爱读虚构类作品,偏爱非虚构类,最好实用性强的书籍。
所以说,我今天写学而思的风格的形成,一方面如你所说,和一直以来的读书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我从小在写作上的刻意练习有关。但这两点都来源我的个人爱好,也是我对自身写作方面的主观总结,也不一定准确,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也不一定适用于他人,所谓“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 所以,仅供参考。
再次感谢。
答学友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