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提到日程。也就是,在缩短教学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同时,教育教学效果不能减。这就需要一线教师想方设法在有限课堂时间,提高效率,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教育教学效果怎么样,这就需要一种测评。简单易行,方便直接操作的就是考试。于是领导也就善于运用,可为把考试功能发挥到极致。
虽然上级明文规定一个学期只能举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但为了控制过程,尤其主课,平时考试不断,月考成为必然。虽然要求不得公布学生成绩,作为了解学情的关键因素。但单位领导以学生成绩给科任老师排队,分出三六九等,作为考核老师的核心因素,重要参考。每次考后都让老师们写考后学情分析,反思总结,要求有针对性,深刻。如此,每次考试从出题,制造答题卡,到监场改卷,评卷,考后分析,反思总结,让一线教师在忙绿中,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只有围绕工作转,不会再有任何想法。
现在正在进行期中考试,全市统一试卷,同一时间,初中三个年级交叉排场,统一扫描,统一网上阅卷,县内掌控分数,全县科任老师排队评比。唯一与期末考试的区别就在于全县没有互换监场。
考试组织之严密,要求之严格,从试卷保密,到考场安排,监考人员的分配,强调时间节点。个别老师迟到,领导给予警告,别切特别提醒,下午考试提前十分钟到考务室。收发试卷,按照顺序,顺序不能错,份数不能少,清点,谁出错谁负责。输送,扫描,改卷按照时间节点,认真及时评改,不能推延,因为后台有汇总,会及时公布评卷进度。并且,后台对评卷有抽查,发现问题,如给予学生过高,过低,没做的给予分数都是关注的重点,确实是主观因素,还要追究责任。
考试无小事,被领导发挥到极致,一次来掌握学情,精准施策,以考促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学校生命线。
作为教育者都清楚懂得,教育是农业,需要精耕细作,因地制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因人而异。再说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并非单纯的分数,同时,社会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也是千差万别,因势利导才是关键。如今单纯以分数评价,确实需要商榷。但何种评卷又能取代这样如此公平考试呢?
在提升综合素养,培养合格+特长的今天,真正做的以生为本,培根铸魂就要引导学生读好书,多读书,动手做,动口说,多活动,多体验,多操作,在集体中培养兴趣,学会交往,学习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感恩,积极向上,向善的心态,刻苦认真,积极进取的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