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用自己的方式去玩阅读》解析我对阅读这件事的看法,同时通过小六提供的7个方面认知,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本篇介绍《洋葱阅读法》的法宝——四大阅读法的前两个,分别是碎片化阅读和快速阅读。
碎片化阅读
以前,我以为,碎片化阅读就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读读有名公众号的文章、刷刷微博的好文等等,一天下来,觉得自己充分利用了时间,有种“伪勤奋”的错觉。事实上,这些碎片时间看的东西犹如昙花一现,看了就忘了,完全不过脑子。
碎片化阅读,指在可利用的时间内,有目的性地阅读。
小六提到,阅读学习的过程是认知或更新概念的过程。任何领域都有其对应的核心概念,找出核心概念,以自己的理解程度去了解,并不断深入,再建立各概念间的联系,当我们清晰地做到这些,你的阅读就达到了目的。
例如,小六举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时间管理,当我们明白下图这些概念的含义时,你对时间管理的认识已经足够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6491/5ef7818d2cdee329.jpg)
更深一层的碎片化阅读,在我看来,可以解释为,在可利用的碎片时间内,广泛收集核心概念,用分享的方式提炼它们,当学习到一定量的概念后,做好整理,连接它们之间的关系,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融合成自己的概念。换句话说,懂得越多,活得越明白,自主方式越丰富。
如何获取核心概念?小六推荐了搜狗浏览器,通过关键词,可以检索出知乎、微信等的相关文章,什么词出现的次数越多,越可能是核心概念。
快速阅读
我们都有听说过,有人一天读一本甚至更多的书,有人一年读100本书……他们用的方法就是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获取书中的核心概念或读者最想获取的信息。
快速阅读的步骤:因概少切复
因——提问(5min):阅读前,通过书籍的题目、为什么会选择这本书等进行发问,如果你不知道问什么,可看下一步。
概——预习(15min):浏览书本的序言、目录、后续等非正文部分,找出本书的关键词或重点章节,通过这一部分预习可对之前的提问进行修正或增加。
少——扫读(10min):重点关注正文部分的开头、结尾、图表、粗体和关键词,用标记笔标记你认为有用或能解答上述问题的地方,通过记录、折页、便签纸等方式记下页数。
切——切重点(45min):细读刚刚标记的地方,重视书本的核心概念和自身阅读需求。在这里,小六推荐了两种笔记方法。
九宫格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6491/882321607fcf74b1.jpg)
RIA便签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6491/592c14c178bca92d.jpg)
复——复习:读完后,总结自己还有什么疑问,从这本书可以延伸到哪些书,还要读几遍,从这三个问题推动下一步行动。
以上步骤也可以与碎片化阅读相结合,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因概少”,再在精力充沛的时候完成“切”。灵活运用才是硬道理。
快速阅读最重要的是,重视快速阅读的步骤,阅读的量和速度一点也不讲究,切勿本末倒置。
可以说,看了小六对这两种阅读方法的详解,让我有了新的认知,可能这就是他所说的“概念更新”,用起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6491/34061da71d83ffb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