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这种行为自古就有。有的人觉得,接受过来人的推荐是件事半功倍的捷径,但有的人却觉得,这种推荐并不能满足每个人千差万别的需求喜好。尽管“安利”是个众口难调的活儿,我仍然推荐大家读一读毛姆这本《十部小说及其作者》。
《十部小说及其作者》是圈内人的书单汇总。1945年,毛姆应《红书》杂志的请求,列举了他心目中的世界十佳小说,并给出了详细的推荐理由。这本书自诞生起距今已有近80年,但他书单中的作品仍然长居经典畅销榜首,成千上万的读者从这些比自己年龄还大的作品中,读出了新知,发现了自己。
这本书的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成了寻找“诗和远方”的象征,《面纱》则说尽了爱情中的起伏曲折。作为作家,毛姆以他的坦率个性而闻名。在《十部小说及其作者》这本书中,毛姆发挥了他一贯的“毒舌”功力,狠辣犀利地点评了这十部小说的作者及他们的作品,而且还夹带了不少“八卦私货”,完全打破了读者心目中大文豪们被神化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和作品背后的秘密。
01童年,绕不开的那条河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童年就像走不出的那条河,许多人穷尽一生也找不到出口,只能像无法通关的游戏角色,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闯关!
司汤达:反对所有讨厌的人和他们的一切
司汤达总是念叨自己的童年非常悲惨。母亲死后,他由父亲和姨妈照顾。可这两人平时都不苟言笑,让年幼的司汤达感受不到温情的关爱,因此他越来越讨厌他们。司汤达童年所遭受的委屈并没有随着时间被淡忘。
直到他53岁的时候,仍然对昔日的经历记忆犹新,凡是他痛恨的人喜欢的事物,司汤达统统反对。自小的生活经历让司汤达的心里住进了一个敏感又自卑的小男孩,而他一辈子都没有摆脱这个小男孩的影子。
查尔斯·狄更斯:养家糊口是被父母抛弃的残酷证明
查尔斯·狄更斯是家中的长子,在多子女的家庭中,长子总是承担更多,也牺牲更多。面对入不敷出的经济困境,狄更斯只好留在家照顾弟弟妹妹,干点儿擦鞋、洗衣服的零活或者给家里的女仆打下手。后来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12岁的狄更斯就被父母送到涂料厂当工人,这样每周就能有6先令的收入。这一切都让狄更斯厌恶,想摆脱想逃离。
不少人认为正是得益于童年的这段经历,狄更斯才能在自己的小说中把平民阶层的人物和生活描写得栩栩如生。可到了当事人这里只剩下痛苦和难以启齿。“我从未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不能忘记我的母亲曾迫切想把我送回去做童工。”狄更斯曾这样写道。在成人眼中那些微不足道、迫不得已的选择,到了孩子眼中就成了摧毁世界的打击,并且永久地潜伏在他的生活当中。
02“我”笔下的人物,都是“我”
与专门分析文学作品的方式不同,毛姆在书中花了大量篇幅来介绍分析作者们的生平历史。他始终认为,看作品前,要先看作者的生平,作者是什么样,他的作品就是什么样。
艾米莉·勃朗特:“我”的身体里藏着一头野兽
艾米莉·勃朗特在这一众作者中是个另类:囿于乡村却写出了激荡暴虐,只创作了《呼啸山庄》这一部作品,却在传世经典中占有一席之位。
毛姆评论说:“我想艾米莉把自己全情投入到希斯科里夫这个人物中了。她给予他狂暴的怒火,冲动而无果的性欲,渴望却不得的爱情,还包括她的嫉妒和仇恨、残忍和虐害,以及对全人类的轻蔑。”读者和评论家们都无法把这个充满毁灭性的人物和充满毁灭感的爱情,和那个一辈子生活在乡村的艾米莉·勃朗特联系在一起。但细翻艾米莉的过往,还是能窥见其中的端倪。
村里人说艾米莉·勃朗特“更像个男孩子”、“喜欢动物多于喜欢人”。有人曾送给她一只叫“基珀”的斗牛犬,她非常喜欢这只狗。但基珀总喜欢跑到干净的床上捣乱,而且被人攻击的时候,会变得十分残暴。有一次艾米莉发现基珀又跑到了床上,她二话不说就把基珀拖下床,一拳打在它眼睛上,还没等它回击,就骂骂咧咧地连击几拳,把它眼睛都打肿了。然后艾米莉又亲自精心照料这只被打的小狗。
这种阴晴不定、冷酷残暴的野兽本性,完全被艾米莉写进了她的小说中。现实生活中她或许有所遮掩,但在小说中,她却任由内心汹涌起伏的情绪驰骋在字里行间,无所顾忌。
03伟大不等于完美,伟大不必完美
“我并不奇怪为何最伟大的小说也是不完美的,我只震惊于它们的不完美之处竟然不多。”
当我们把一部小说推上圣坛时,总是会被它所发出的璀璨亮光遮住双眼,下意识地认为它:结构布局合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遣词造句美妙富有节奏,人物塑造真实丰满,是完美的化身。
但等我们冷静下来再看,就会发现伟大的小说作品离完美相差十万八千里,甚至问题百出:
因生活圈子受限,简·奥斯汀的小说里从没出现过男人之间的直接对话,因为她肯定从未亲耳听过;
为了不让于连最终得逞,获得婚姻和地位,司汤达在《红与黑》中不顾人物性格和逻辑的合理性,用种种失常的行为把于连送上了绞刑架;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写尽了人性的矛盾和复杂,却改不了语言啰嗦的毛病……
即使面对伟大作品的不完美,我们仍然会发自肺腑地说:“这本书写得真好!”因为它写出了我们的渴望、挣扎、后悔还有矛盾;写出了我们每个人想说却不知如何去说、想说却难以启齿的一切。
曾在网上看到有人问:同样是写爱情,为什么那些经典作品能够历久弥新,而普通言情小说则泯于岁月?有网友这么回答:经典作品中爱情只是载体,通过爱情道出的是复杂人性、世间百态;而普通言情小说中,所有的人物和情节都是为了“爱情”服务的。
就像毛姆在《十部小说及其作者》书末提到,好的作品之所以能流传并被认可,技巧这些都是次要,最重要的是作者对人性入木三分的描写和深入探讨。通过故事,看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