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而不要过分敏感。
用通俗易懂的人话来翻译就是做人不要太敏感。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人生拼的是钝感力。作为一个笔者,我有话要说。
我觉得写作的人钝感力都相对弱一些,因为大多数笔者都多愁善感,心思细腻、情绪敏感。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写出别人无法察觉或容易忽视的东西。
太敏感确实不好,但于笔者而言,适当的敏感是专业素养。
既然说人生拼的是钝感力,那我们不妨来说说,写作者如何来拼钝感力吧!
文章中的提出:“敏感的人大多玻璃心,不管是在人际关系中遇到麻烦,还是在学习工作中碰到挫折,都容易丧失信心,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严重者甚至会选择轻生。
而有钝感力保护的人,即使遭遇了不幸的挫折,但也能调整心态快速走出来。
钝感力可以帮助人保持良好的身心平衡状态,而且会让人变得更自由。
钝感力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凡事不计较,不在意,从而才可以将精力和注意力专注于自己的事务,才能让我们在自己的领域中获得成功。”
话说像国内电影票房第一个破百亿的演员吴京,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这些靠拼钝感力成功的人不由得使我们羡慕。
钝感力好处多多,而敏感又是写作需要,作为写作者的我们不妨将钝感力的好处发挥到极致。
那如何将钝感力发挥到极致呢?
就是做一个“两面人”,写作的时候变身敏感小公举,写作之余化身钝感力小能手。
那如何运用到实践上来呢?
写作的时候,投入,投入,再投入,做一个敏感的演员。
写作之余,一时转换不过来的话,就听正能量的歌,看正能量的文章,治愈回来。
这样的话,无论怎么拼,我们都是人生赢家哦!
心动的笔者们,还不快快行动吗?我们笔者大军的胜利可是掌握在我们每个人手里的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