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中偷闲,我们多久没有喘气了。
回到家莫名成了“咸鱼”,唯一的区别就是我能翻身。忙中偷空实属不易,生活中,需要偶尔的闲暇来填充自己。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
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
闲下来的意义,大抵不过如此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01677/a7f139bdb02cc5a8.jpg)
No.1 太急,容易榨干自己
浮躁的环境下,我们多少都会受到影响。
一心太急,事情刚做,就希望有成效。刚开始翻书,就想读懂所有。刚起步就想成大神。
我们都清楚,时间不等人,我们也都知道,晚一步,可能会错失很多。
但我们真的不能太急,还记得自己有一阵子沉迷修图,第一次拍人像,一周约拍十三人,共计修图几百张,硬生生从小白拔高到没那么白。
还记得那段时间天天熬夜到两三点,每天就睡三四个小时,平日还需要上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某天赶着吃饭慢跑了几步就觉得胸口发闷,气息不稳。
我知道,出大事了。过度的压榨自己,精神和肉体都出现了问题。审美疲劳、体能不支等情况相继出现。
我们都觉得猝死是天方夜谭,却不知就在自己身边。
回想起来,每一次后怕的经历就是每一次的熬夜经历。
身边熬夜的朋友很多,没抱怨掉发的很少。我们总以为自己强无敌,却不知只是厄运还没降临。
太急,容易榨干自己。
留点时间缓口气,别太急着逼自己。
No.2 静心,你需要输入
输入是多样的。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拿有限的东西进行无限制地输出。
我们需要闲下来,给自己打打气,加加油,确保自己有料、有新料,而不是炒冷饭。
其他行业的小伙伴不知道有没有类似的苦恼,但我现阶段接触的领域,都是需要不断输入的。
包括写作、包括运营。(初级写手、初级运营)
只有大量的阅读才可以保证我的持续输出,在早期我是没有这等觉悟的,但做久了之后,我发现真是如此。
只是每天写写写,会在某一时刻突然没了灵感,脑子一片空白。
这时候才颇有感触:
万物皆守恒,输入和输出也要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