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旭(685--759),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张旭出生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曾向堂舅陆彦远学习书法,学有所成后为吴道子、颜真卿等钦慕。年长后通过应举或荐举、征辟而入仕,释褐为常熟县尉,先后任左率府长史、金吾长史,被世人称为"张长史"。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
①桃花溪:在今湖南桃源西南,源出桃源山。②飞桥:架在高处的桥。③石矶:岸边突出的岩石。④洞:桃源洞。这里指进入桃花源的入口处。
译文
远处的飞桥隐隐约约隔着山野的云烟,我伫立在石矶西边探问来往的渔船。桃花整日随着溪水漂流去,桃源洞究竟在清溪的哪一边?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桃源仙境的向往,对它的存在又表示怀疑。首句描绘远处迷茫的景色,由这景色引起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因而询问来往的渔船。以眼前溪中漂流的桃花为依据,问其仙洞究竟在何处,却不得而知,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