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愤怒”这个话题。
缘起于今天出差坐高铁,因为在携程商旅上直接定好了,且已经显示了候车室与检票口,所以我就直接按照显示去那儿等着。
去的时候晃了一眼没发现我坐的车次,想着可能还没到点,那就先坐会儿吧。
由于边等边看手机怕误事儿,我就设了个闹钟提醒。
等到还有15分钟发车我抬头一看,还是没有,然后我就懵逼了。
因为一般高铁发车前15分钟会停止检票,当时无语,这头一回出差,就赶托火车可真行。
我赶紧问车站检票口的人,结果人家说这趟车不在这儿检票,顿时心里问候了下携程商旅,赶紧问工作人员怎么办。
最后工作人员给我开了条通道放我过去,当时一边走一边觉得特别生气,我一定得投诉下携程商旅,这种操作真的太坑人了。
但是不知道为啥,走着走着脑海里就出现最近看《幸福的勇气》里面提到的话语——
愤怒是自己捏造出来的一种工具,我们希望借此操控别人,让别人服从我们。
但实际上,这未必有效。
以及,要让别人满足我们的要求,不是只有这一种方式。
想到这里忽然觉得不必生气了。
我要的是表达我的诉求,反馈我的问题,让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带着情绪表达不仅干扰和我对接的人处理事情,还让对方无端被牵连。
于是后来坐上车之后打投诉电话时我觉得我特别平和,连我自己都震惊了。
后来想到以前的许多事,拎出几件来考量,真的发现很有意思,但凡觉得带了情绪的,最后都没有顺利达成目标。
尤其以我对抗家里人催婚这事儿,以前每次提到我都很硬的怼回去,而最后这事儿并没有消停。
反而因为后来自己清晰思考了这件事,明确了家人的出发点可能本意是好的,只是在对应的方法上未必合适。
在这样的考虑下,自己琢磨了下自己的想法,同时想了想如何给家里人表述我的想法,而后专门约了个时间聊这个事儿。
过程中发现自己非常平和,对于推回来的许多问题自己都稳稳接住。
自那之后,似乎再也没有被催促。
如是不得不感慨,以前数次愤怒都无解的话题,这样温和的交流居然可以解决问题。
再往下的思考其实是,如果真的说温柔而坚定的状态是更好的解决方法,为什么我们还是习惯性调用愤怒呢?
后来琢磨了下,可能这就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状态吧。
但是,能够抵抗基因本身的天性而选择用更合适的方式来应对外在的挑战,算是一个很难得的精进状态了吧。
希望下一次情绪涌现的时候,自己可以很清晰认知到,也许有更好的办法可以选择。
以上,诸君共勉,思之行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