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赚钱谈写作
李大郎谈写作:自媒体,真的不是这么写的!(一)

李大郎谈写作:自媒体,真的不是这么写的!(一)

作者: 李小白1985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21:10 被阅读0次

本文字数4522字,阅读时间大约9分钟。

图片来自王家卫导演电影《一代宗师》

别跟我说你文采有多好,阅读量有多大,专业有多厉害,文章,两个字:变现。不能变现,躺下喽!能变现的才有资格说话!

你说这话对吗?

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李大郎!

这是“李大郎谈写作”系列的第1篇文章。

Ladies and 乡亲们!请一定要记住这个目前默默无闻但将来很可能会名震八方的响亮字号:李大郎!因为这将是我之后一系列文章的重要标志,或曰LOGO,品牌,IP,商标••••••Whatever,各位看官,各位父老,各位洪兴的••••••对不起,是各位热爱写作的兄弟姐妹们,请一定、一定、一定(说三遍)认准李大郎这三个字,别无分号,只此一家呦!

OK,广告结束,进入正题。

在谈正题之前,请先允许我说一些题外话。

所谓题外话,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个系列的原因。

坦白说,这是我的一个梦想,也是我的一个尝试,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我试图用另一种与我之前完全不同的方式做自媒体,把我的经验、教训、心得、看法用一种接地气的方式讲出来,给大家提供一点干货,让有志于在自媒体写作方面想有所建树或想靠自媒体写作变现的斜杠青年们少走一些弯路,让看完这个系列的读者能在心里说一句:挺好玩,有点意思哈。这,就是我做这个系列的初心。

我是一名标准的80后,回首半生,我唯一坚持下来的事情就是读书和写作。一直以来,我都梦想自己能在自媒体领域做出一点什么名堂来,从学生时代写QQ空间的日记,到后来的博客,再到校内、微博、豆瓣、天涯,一直到如今的简书、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每个平台我都接触过,都“混”过,曾几何时,我以为凭自己的写作功底,完全可以拼出一番天地。至不济,“混”个字头应该没问题吧。可是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慢慢的我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何止是丰满与骨感的距离,那简直就是鸿沟,是天堑,就算架上武汉长江大桥也不能将之变为通途,在这个圈子折腾许久,摸爬滚打,瞎撞乱碰,只落得一身伤痕,几声叹息,也羡慕有人功成名就,靠写作实现财务自由,想过去,看今朝,我此起彼伏,终于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写作这碗饭,不好吃!写作这行当,不好混!

放弃吗?当然不。

于是,我细细研读了一批自媒体写作方面的书,这一读,还真让我读出一些三昧来,再想想过去自己写过的文(有好有坏),走过的路(有直有弯),我心里隐隐约约、迷迷糊糊、影影绰绰的有了一种感觉,我似乎摸到了一点什么门道,又似乎还在门外徘徊,我像《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一样,遇到了学武(写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重大关口,脑袋时而清醒时而昏沉,心里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暗淡,眼前似乎有许多东西,它们彼此冲突,你争我抢,吵吵嚷嚷,磨磨唧唧,脑壳都嗡嗡的好不啦!

突然之间,我有了个想法:我得静下心来,把以前凌乱的、繁复的、晦涩的、深沉的一切理而论之,汇而融之,消而化之。

我是个说干就干,Just do it 的人,我想,我需要一些功夫儿,来琢磨写作这门功夫。这门功夫,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李大郎谈写作”。

闲话讲完,开始正题。

(1)写作这回事儿

这个题目,我还真不是抄袭斯蒂芬•金的书名(说像当年明月的肯定是那些事儿系列看多了),为了表明我说的没错,我还特意在“事”的后面加了个“儿”,看,这就显得中国化了,是典型的中国化的中国话,还是老北京的那种!

谈自媒体写作前,很有必要谈谈什么是写作!

因为写作这回事儿,在今天这个人人自媒体的时代,被很多、很多、很多(不如此不足以表达我的强调且是重点强调之情)的人,特别是,自以为是在自媒体写作,其实真的只是自以为的人们(“们”字表明数量之多),所误解了,而且是,深深、深深、深深(请参照前面的括弧)的误解!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写作,是不是一件难事儿?

我的答案是:是,也不是。(觉得回答似曾相识不?想想《让子弹飞》里的南国一霸黄四郎。)

呦呵!这个回答,很玄妙啊!

听黄老爷••••••不,且听我仔细道来!

说写作不难,是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只要你念过书,有一定的汉字累积量,有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欲望,再懂得申请自媒体平台,都可以写作并且发表文章,更可以借文章表达看法,甚至是借自媒体写作变现!

谈到变现,我再唠叨两句。不要觉得谈钱伤感情,一副孔乙己的表情:读书人的事儿,能谈钱吗?写作居然是为了钱,那是对我神圣文学的一种玷污!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后来明白了,觉得之前的想法是完全、完全、完全的错误!拜托,变现这个话题当然能讲,因为写作变现,在我看来(当然是现在之我),是写作最高级的目标(至少也是之一,这个我们后面再慢慢谈)。

不要告诉我你得过多少写作的大奖,拿过多少单位最佳通讯员的证书,有多少人欣赏你的文章,说你是才子才女,说你应该走写作这条路,说你不当作家可惜了。也不要觉得你能谈点村上春树,在朋友圈发点诗经乐府,就是懂文学懂写作了。一篇文章,如果不能变现,那很可能,它只是你一个人自我陶醉自我意淫的家家酒,没有在自媒体平台经受过变现历练的写手(抱歉我不能用作家这个词,那是一种职业,职业在我心中是神圣的),就像没上过战场的士兵,光靠演习,是打不了胜仗的。只有你的文章变现了,你才能拥有话语权和主导权。

再说回写作不难的话题,自媒体写作投入成本极低(甚至接近于无),只要有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可拉开阵仗闯荡江湖了,再看看那些靠写作实现转发量10万+、阅读量100万+,广告收入10万+、版税收入100万+的励志偶像们(“们”字作用同前,真的数量不少),许多想在下班后立志成为斜杠青年的写作爱好者们(请再次注意这个“们”字),纷纷前赴后继,忽忽悠悠就上了自媒体写作这艘贼船。

不需要梁朝伟问如果,上船以后的事儿才真是需要重点说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数据来源:王圣强),据统计,2020年,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注意,是文学!)期刊有180多种,怎么样,很多吧,别急,接着往下看,下面这个数据就很有说头了,这个数字是45万,是曾经发表过作品的作家(再次提醒,是作家,不是写手)数量。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从概率论来讲,每个作家平均5年才有机会发表1篇作品(哪怕是一首几十字的小诗),按通行的稿费标准计算,每个作家5年的总收入平均是100元至200元左右。

很残酷吗?别着急,再往下看,上面说的是平均值,也就是理想状态,实际上,20%的作家们垄断了80%的刊物版面(又是著名的2/8法则),即剩下那80%的作家们要共用20%的可怜版面。

看不下去了吗,OK,那我该亮出杀手锏了,最后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以我曾在国企做过几年内刊编辑的经验来看,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那20%的作家也不是平均分配那80%的版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情社会,什么是人情,《少帅》里张大帅说的好:江湖,就是人情世故。不要抱怨不公平,世故总会导致不公平。

形象点说,如果你文采很好,有幸念了中文系,再如果你运气也很好,有幸走上作家这个行当,如果不是莫言那种大作家,那么,从20岁踏入江湖到80岁封剑隐居,这一生,你可能只发表过12篇作品。再次敲黑板划重点,是12篇作品,不是12本书!奋斗了一辈子,连出一本集子的篇数都凑不够!

有人可能要说了,那是传统写作,当然难了,自媒体写作呢?

好,我们再看一个例子,这个人是最早进入自媒体写作领域的大神级人物,厉害到什么程度呢?他的帖子(当年就叫这个词)被以“千万”为单位数量级的人们疯狂追捧,后来出书,每年啥事不干,版税的数量级凑巧也是“千万”。

风光吧?荣耀吧?牛叉吧?知道啥叫大神了吧?

我们再来看看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老话儿说得好: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我们来数数他的几宗“罪”。

一、据说,这位大神在上中学之前(约12岁左右),已经把《上下五千年》读了12遍,巧合的是,我小时候家里也给我买过一套林汉达先生的《上下五千年》,我自认为自己是个非常、非常、非常喜欢读书的人,但直到上中学前,这本书我连一遍也没有通读完(部分章节倒是反复看了几遍)。

二、这位大神为了保证帖子的质量,自己偷摸的把《明史》、《明通鉴》、《国榷》、《纲目三编》、《明实录》、《明史纪事本末》等反复研读,有些还读过不止一遍。

这里我想有必要再解释一下,我提到的这几个书名可不是几本书,首先,这些书的体量极其庞大,足够摆满一个书柜了,听着也不是很多?这是我想解释的第二点,这位大神读的这些书,都是原典,不是删节版,不是白话版,也不是文白对照版,是真真正正,繁体竖排的原典史书,经史子集,除了经书,最难读最难理解的就是史书,先不说文言文的晦涩,光是书中那些夹缠不清的人名、地名、年号、避讳、事件••••••就够让一个文言功底还不错的人喝一壶的了,我觉得自己文言功底还算马马虎虎,曾经我试图读原版《旧唐书》,结果,高祖李渊那篇读了半个月,真的是极其枯燥,极其诘屈聱牙,最后只好放弃了。有时我想,如果是我读上面的那些书目,可能“一遍读罢头飞雪”,但这位大神不光读完了,还读透了,不光读透了,还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观点以极其通俗、幽默、犀利、精准的笔法写成了书,这是一种什么能力?

我想说,除了恐怖这个词,我真的想不出什么别的形容词可以描述了。

有人可能已经猜到了,这位大神就是大名鼎鼎的当年明月。再说句题外话,我最近又重看了一遍《明朝那些事儿》,好书!

当年明月的成绩,不用多说了,他可能写出了自媒体作家里最好的作品,这个作品的后面是不带“之一”两个字的。

再说一点,当年明月在写完《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还不到30岁。

这就不光是能力恐怖了,还有他的天赋,他的阅读量,和他的心智程度。

但即便是如此开挂的大神,写完《明朝那些事儿》之后,一直到现在,他再也没有写出过新的作品。

他可能是珍惜羽毛,不愿挣快钱。但我觉得,这是每一个有良心、有态度的写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品质,这是底线

唠唠叨叨这么多,我想说明什么呢?

下面是我(仅仅是我个人)对于写作的一点看法。

我想说的是,写作,除非你只想自娱自乐,那写点无伤大雅的小文章打发时间是OK的,如果你很严肃的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写作者,或更高级一点的目标,成为作家,这是很难、很难、很难的一件事,传统写作如此,自媒体写作也是如此。为什么?

首先,我想说一点,如果你擅长写作,那么,恭喜你,据我的了解,得益于写作极低的性价比,目前真正(注意这两个字)擅长写作的人,在人口总数中,还是少的。因为写作需要厚积薄发,需要大量的阅读,掌握海量的技巧,这是真的,不要迷信什么所谓灵感,写作这门手艺,它所需要的技巧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我也算看过几十本写作类指导书,但仍然不能说入了门。

其次,如果你想写作,除了上面说的,你还要有强大的表达欲和自信心,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有足够的信念和意志,更要有一颗敏感、真实、受过摧残但依然美丽纯净的心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写作这回事儿,你需要不断的付出劳动,精进自己,对,你没看错,就是劳动,就像我欣赏的作家村上春树一样,以令人发指的自律每天雷打不动的完成写作任务。须知,任何事情,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最后的最后,再强调一点,写作这回事儿,真的、真的、真的需要一点小小的运气。

写作不易,困难很多,但方法也不少,这个,我们以后再说。

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建议,欢迎留言。我会一一回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大郎谈写作:自媒体,真的不是这么写的!(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uz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