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本是很平常的一天,但当我看到三辆挂着大红横幅的大巴从我眼前经过;当我看到车上那一张张青春年少,稍带紧张的脸庞时,才惊觉,原来今天竟然是如此的与众不同——高考啊!
虽然我的高考已经过去了23年之久,但只要经历过的人,又怎会轻易忘切呢?
曾经的我们,也是坐在大巴上,当然肯定是没有如今的豪华舒适。但我们似乎都忘了紧张,一个个都兴奋得不得了,完全不像今天的孩子们这样严肃。大家一路欢歌笑语,不像是去考场,倒像是去郊游似的。农村的孩子们,要到城里的考场去考试,还能住宾馆,那种新鲜感,还有内心的期待,真是藏都藏不住啊,完全忘了其实我们应该要紧张的。
虽然高考我最终名落孙山,但当时被老师、父母当作重点保护对像来呵护的感觉,真的是至今难忘啊。求学之路,历来都是艰难的;但当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如今的高考学子,已然是最幸福的。
高考的前世
中国最早的“高考”——科举,始于隋朝。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是为科举,即分科举人(选拔人)之意。到了唐朝,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科举制度也逐渐成熟和完善了,进士第一者,被武则天授于“状元”称号,并沿用至今。到宋朝,科举的规模和制度进一步得到发展,考试时间改为三年一试,实行州试(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礼部主持)、殿试(由皇帝主持)三级考试制度。科举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取仕正途。科举制府在此时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但到元朝统治时期,因蒙古政权的不同,曾经有过长达八十年的时间彻底废除了科举制。一直到明代,科举制进入鼎盛时期,确立了八股取士制。但是,八股文的诞生和流行 ,预示着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开始走向僵化和没落,也标志着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等到了清代,科举制度弊病日益显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中国历史上绵延存在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最终结束。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虽然科举考试可以让人一飞冲天,但成名前考场生活之艰难,也让无数举子苦不堪言,乃至被形容为“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
北宋中期以后,官府才开始修建专门的建筑作为贡院考场,贡院整体规模的宏大,但因其参考人数的庞大,号舍的单体空间十分狭窄逼仄,每间号舍三面有墙,唯有南面无门敞开,内部宽3尺、深4尺,前檐高6尺,后墙高8尺,建筑面积大约1.3平方米左右。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将其形容为蜂巢,“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而如果不幸遇到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号舍面积更是严重缩水,窄到“广不容席”,一床草席都放不下;矮到“檐齐于眉”,前檐只和人的眉毛持平。考生坐不了多久,就会腰酸背疼。
考生一旦进入考场,就不得随意出入。这就意味着,考生要在这1.3平方米的号舍里连续待上三天两晚,且贡院不解决伙食,考生需自带食物,每个号舍“前置炉一个,炭一篓,为士子煲茶汤饭食之用”。饮食的好坏,全凭家境,富裕考生可以提前购买月饼、蜜橙糕、莲米、圆眼肉、人参、酱瓜、板鸭等美食;囊中羞涩者,也就带够几天的干粮充饥。睡觉,就更简单了,白天用来答题的桌板一拼,就成了“床”,想舒展的伸展手腿,那是不可能的了。一场三天两晚,三场下来就是九天六晚,这是对身体和意志力的极致考验。贡院生活虽然辛苦,但对将要承担“天降大任”的学子们而言,也不失为一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历练。
高考的今生
时间来到新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学沿用民国旧制。高等学校单独招生考试,能上大学的大多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1951年,为进一步改变各校自行招生所产生的混乱状况,减少人力、物力及时间上的浪费,国家规定各大行政区争取实行全部或部分高等学校统一或联合招生。到1952年教育部发文规定,高等学院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也就是这一年我国有了第一届正式高考,首次高考的时间为8月15日至17日。从此,中国走上了统一招生考试之路,年复一年举行高考,直至1966年“文革”前夕被废止。十年的中断期,改变了千万人的命运,也给中国教育以及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977年8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会议,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10月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考。这次将高考时间定为1977年12月10日,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而且这一次的考生年龄跨度也是最大的,从1966年到1977年的毕业生都有,师生同场、夫妻同考、兄弟叔侄同试,彼此之间的年龄相差十五、六岁。570万人参加了这次等待了十年之久的考试,27万青年才俊的命运因此发生改变,他们凭着深厚的社会经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知识的渴望追求,担当起了改革开放的顶梁和先锋,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再到1983年,教育部提出“ 定向招生,定向分配”;1984年,英语被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1989年,标准化考试全国推行,国家教委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划》。这是我国考试方法和阅卷手段的一个重大改革。
1993年起我国各高等院校正式开始接收自费生;1997年实行所谓的“并轨”,开始全面收费,普通高校的学费迅速上扬,以前国家发生活费相当于“国家干部”的大学生身份,从此要自费念大学;1999年,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
2001年,教育部取消高考年龄不超过25岁限制和婚否限制,标志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向“全民”“终身”敞开了大门;2003年,实施了20多年的7月高考制度迎来变革,教育部决定将高考提前一个月,固定安排在6月的7号和8号。678谐音“录取吧”给了很多家长和学生的一份简单的心理慰藉。每年高考考场外,翘首以盼的家长陪考团也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
教育发展的步伐坚定不移,高考的变革也从未停止。
我们一直都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通过科举考试,寒门学子有机会居庙堂之高,实现伟大的理想抱负。对及第者来说,贡院只是他们今后光辉前途的新起点,和宦海沉浮相比,九天六夜的科场更只是寻常经历而已。
通过高考,可以让莘莘学子们拥有跨越自身阶层的机会。无论高考结果如何,拼博过的人生必将绽放耀眼的光彩。如今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倾斜,大家都说“寒门再难出贵子”,但高考所代表的公平、质量,至今仍是人们不懈追求的价值观。更加重要的是,那种为了实现梦想、奋勇拼搏的劲头,无论结果如何但求无愧于心的“高考精神”,始终值得我们去传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