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熊玲:隐匿的侵凌关系:焦虑的爱

熊玲:隐匿的侵凌关系:焦虑的爱

作者: 熊玲心理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24-01-15 07:55 被阅读0次

针对现象:很多老师哀叹,面对中小学生越来越多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深感无力;很多家长抱怨,快被孩子的越发不自律,凡事拖延、无所畏的冷傲对抗(即被动攻击)搞疯了。问题提出:孩子不自律意味什么,抑或孩子被动攻击了什么?比起“如何培养孩子的...”之类,更值得我们探究。

(1)关系中的爱与担心

有必要澄清,爱和担心,概念上有本质区别。担心:是因着对目标对象不确定后果的风险预设,而后,会有以防御为基调的行为模式。核心动力是害怕。爱:是因着对目标对象无条件接纳的自性,而后,会有以伸展为基调的行为模式。核心动力是信念。

现实却是,无数的亲密关系将两者混淆。特别是“你/我的就是我/你的”关系里,没有啥概不概念,只有完满,没有界隙,只有绝对,没有也对。

若深究会发现,在此关系的人并不清楚,也不愿清楚,判断一个观点一件事物的好坏、对错,全仰赖人的底层逻辑,就是你内在的出发点,是担心,还是爱。因这个出发点,左右着你的行为。甚至说,左右着你的命运。底层逻辑也叫底层意识,于精神分析的视野属人的无意识动力。

那么亲子关系,将呈现(或选择)何种互动模式,成人是何种底层逻辑是关键。举例,当父母面对孩子“被动攻击”时有不同反应,比如,初中孩子谈恋爱,要不要干预?假如父母的出发点是担心,猜想他自然会干预,只是依担心的程度,干预方式不同罢了,甚者有伤害性的干预。假如父母的出发点是爱,则不会干预,也就说,因他对孩子“早恋”的底层逻辑是正常、友好、愉快的,他自然不会干预。猜想孩子有可能会主动向父母提起恋爱的事,是因孩子不畏交流“违规”之事,或请教诸多迷茫之问题。

由此我们看出:1)出于担心的亲子互动,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焦虑的情感与思维,被爱对象感受着同一情感,他或许依从,或许反依从。想说,控制与被控制的焦虑型依恋模式,就是这样诞生的。2)出于爱的亲子互动,营造出了一种舒展、充盈的情感与思维,这里头包含温暖、尊重、信任等力量,被爱对象感受着,并生长的亦是温暖、信任等力量。爱的关系,也叫安全型依恋模式,是这样生成的。

(2)焦虑的爱,跟被动攻击有何关?

“担心是爱吗”这一拷问,涉及本文关注的核心——价值判断是跟底层意识相关联的。可生活总不安常理出牌,绝大多数人坚持认为,我对家人的担心也好,焦虑也罢,就是爱!“放眼望去,我们听说的、读到的、旁观的、碰上的尴尬与险恶,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堆积着,已经让我们难于呼吸,难于爱”的现实,我如何不焦虑地爱?

事实上很多父母觉得:我同意担心和爱是两回事的观点,但我无法做到,尤其孩子逃避学习时我无法冷静。的确,直面残酷的竞争压力,如何爱,如何不担心,这背后存在难以克服的现实焦虑:抚养者们几乎没勇气也没耐心等待你、爱你慢慢成长...因那意味着很多眼前和未知的危险。

许多青少年个案告诉我们,孩子用症状(如辍学、游戏上瘾、生病等)述说着父母的症结:唯恐孩子败落。这个症结隐藏在父母的拯救、牺牲型人格后面,不断输出恐“自我败落”的深层焦虑。焦虑或操心孩子的前途,只因为我爱你,等同我担心你若不随主流,定会被淘汰,若不跟节奏,定会被踩踏。我们无可否认,这种焦虑的爱,几乎成了一种社会现象的爱之公式,至少当今,是家长们高度共情的爱。

若反观,孩子的被动攻击究竟指向了谁,攻击了什么?你会发现:相对于孩子,攻击或叫自我剥夺了“不自律”所映射的很多需求,如玩耍、幻想、标新立异、时间的自由支配等。也可以说,孩子使用对抗“为我好”的被动攻击,间接满足了那些需求。

相对于对父母,是攻击或叫挫败了“担心”所映射的需求,如掌控欲、求胜心、卓越感等。举例说明:某母亲一直因女儿长得漂亮、成绩优秀为荣,也一直活跃在多个“朋友群”分享心得。未料,女儿中考失利,只能读非重点中学校。孩子倒没啥(只是依然保持对母亲的疏远,她说害怕并讨厌母亲的强势),母亲抑郁了,虽表面没啥,但她从此断了那些给她喜悦、骄傲、成就感的朋友群。她被迫似的抛弃圈子,扼住分享,如此是为保护受了伤的自尊(亦叫自恋受伤)。

我深以为,对父母执意“担心的爱”很理解,很理解。但担心不是爱,是病。从无意识层面讲,担心的爱对各种亲密关系而言,它是甜蜜的诅咒,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它同样是创伤和命运的交织。当由爱和担心混淆后,势必塑形这一局面:关系中我耗尽全力不让失去你,抑或:关系中我费尽心思拴住你。我愿称这一局面为侵凌性亲密关系,意指亲密关系中隐匿的侵凌。关乎侵凌的证据何在,上面所提到成人担心的爱,和孩子的种种被动攻击本身,就是证据。而且从对上面问题(证据)的分析可以窥见,生活中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痛苦事件、爱恨关系,其底层局面,也叫根源都是如此。

相关文章

  • 熊玲:爱的代价

    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不孝,为什么? 爱和孝 关于爱是什么,父母该如何爱孩子?似乎是一个无尽的永恒的话题。作为...

  • 熊玲:可恨的爱

    爱恨是什么,似乎是很清楚的谜题,亦是人类永恒探索的主题。爱恨是什么关系也很诡秘,可以是黑白分裂,也可以是混沌共生。...

  • 熊玲:亲密的关系控制

    关键词:亲子关系 互为谋杀 控制与失控 分离 家庭保卫战 潇潇讲起她这一家:我跟老公都是独生子女,结婚有三年,...

  • 熊玲:人性本焦虑

    1 澄清焦虑性质 2 体验与理解焦虑 3 释义焦虑 4 案例分析与讨论(现场活动) 1 澄清焦虑性质 ●关于焦虑 ...

  • 熊玲:焦虑症的治疗

    1 澄清焦虑性质 2 体验与理解焦虑 3 释义焦虑 4 案例分析与讨论(现场活动) 3 动力学释义焦虑 治疗性释义...

  • 熊玲:欲望下的选择焦虑

    老师您好,我最近一直在为我借调的事情发愁。我目前在基层工作,我们上一级的一个领导要把我借调到更高一级的部门工作,当...

  • 熊玲:解读爱的容器

    彼岸柳晴的求助: 熊老师,在凤凰网站看到你的博客。有个问题困惑我很多年了—— 我对我的父母总是爱不起来(这个问题我...

  • 隐匿的爱

    清晨,阴冷山谷里,弥漫起浓雾 繁茂的叶子们 墨绿色悬浮在白色中,一动不动 远处,黄鹂有一声没一声的叫着 至于藏身何...

  • 2021除夕感悟———精神进化:非暴力!

    非侵凌、非暴力、非仇恨, 唯爱与宽容治愈一切!

  • 熊玲:婚前焦虑,还是恐婚

    快结婚了却总是患得患失,对他不信任没有安全感,怎么办 婚前心理分析 先认识一下你的婚前反应。看出你经历着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熊玲:隐匿的侵凌关系:焦虑的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zc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