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的几个教育观点
第一,教育是什么?杜威认为,就个人而言,教育是发展个人能力、熏染个人意识、形成个人习惯、锻炼个人思维并激发个人感情的过程;就人类而言,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得以延续的需要;就社会而言,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手段。
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品。
学校是特殊的生长环境。
第二,“做中学”课程。
第三,教学的方法。
杜威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首先,过于强调经验的价值,削弱了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真理性的认知。“做中学”的教育实践,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强调教育无目的论,这在实生活中也是很难实现的。最后,教育即生长的论述,过多的强调了生物层面的生长。
陶行知的教育追求
追求爱的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陶行之教育思想的真谛。
追求生活教育
“生活”是陶行知教育思想词典里最核心的词条,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
生活即教育。
社会既学校。
教学做合一。
追求平民教育,追求民主教育
历久弥新的声音
叶圣陶先生
夯实基础
语文就是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
以诚作文
叶圣陶强调“作文就是说话,是用笔来说话”。叶圣陶强调。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转变观念
教改的核心,其实就是观念的变革。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而阅读就是终身学习习惯最为直接的体现。
教师讲与学生听。
叶圣陶强调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学生总要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
感悟:
和学校伙伴共读过《陶行知教育文集》,虽然只领悟皮毛,但正是一本本共读书的坚持阅读,让自己能每天拿起书本看上几页。11月6日开始坚持和一个伙伴学习打卡,正在阅读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2》已读一半,也许让我夸夸而谈收获,自己也说不上来到底记住什么,又能在教学上用到多少。但我相信持续的阅读,总是有用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更在意学生的感受,语言更接近儿童化,学生更喜欢。一年级的一个小男生,说过不是一次喜欢语文课了。儿童的感受是最真实的课堂评价。当我们不断的学习,我们离教育核心也就更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