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非常受益,我还会阅读不止一遍,今天只是快速的读了一遍,重点的地方做了笔记,先记录下来,再细细读。
《教育心理学》是一本教学用书,分为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方面。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古老、最核心也是发展最成熟的领域之一。学习理论的研究试图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它有哪些规律,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题。
由于各人的观点、学科背景、研究方法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因环境而导致的行为改变。
班杜拉的三元互动学习理论,认为社会反应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
信息加工学习论的观点,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获得对信息的心理表征。最后一节介绍认知结构学习论,主要包括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
关于学习,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每一条听起来都有道理,说有用又用不上,说没用吧又听过这个道理,用时又想不起来,而且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健忘,这还真不分年龄,一拍脑袋一瞪眼不管是谁都是常有的事。
因为每个人都在做功课-看手机。早晨不到七点我去吃早点,旁边的桌子上就传过来一种上不来气一样的笑声,把清净的早晨震动的直晃悠,让人非常不舒服。
我说的有些远,我就想为什么人们喜欢看短视屏不爱学习,没有人能拒绝得了快乐,快乐让人忘了时间忘了自己干什么,而学习对健康更有好处,不沉迷不偏执,学习让人理性。
为什么我们记不住事?
对信息加工,分为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及转化,很多我们看似是直觉的现象背后都有科学的理论,而掌握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年龄越大越觉得自己很多事记不住,记忆力在下降,可能事实是我们在面对很多信息的时候没有进行任何加工。
关于信息加工学习论,这表层的加工是物理加工,最深层的加工是嵛意加工,语音加工是居中的。
信息加工的越深刻越精细,我们的记忆越深刻,比如我们看见一辆车,我们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眼,这就是物理加工,也就是我们大脑中有这么一个印记,当我们确认这是一辆宝马时,这就是第二个水平的加工,当我们乘上这辆车,然后去全国各地旅游,我们对这辆车的性能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这就是第三平的加工。
这也是我们记忆加工的等级,我们的记忆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加深,
因为这本书讲得非常系统,我只分享一点在生活中能用得上的。
第二个就是知识
知识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按学科领域将知识分为数学知识、语文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等;另一种是按知识的性质将其分为知识(狭义)和技能。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而获得的信息与组织。储存在个体内的是个体的知识,储存于个体外的是人类的知识。按照知识在人脑中形成、表征、储存和激活的方式,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 1985)将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一切可以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包括从事并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动作技能、认知技能和认知策略。
通过这两个点,我们可以确定知识的边界和划分,对学习知识就有了明确的规划,不浪费时间。
今天就学到这里啦。
以上所有知识点都来自微信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