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从心理学角度看《银河补习班》,马飞逆袭成学霸一点也不意外

从心理学角度看《银河补习班》,马飞逆袭成学霸一点也不意外

作者: 妈妈没时间 | 来源:发表于2019-10-10 13:20 被阅读0次

前阵子,小样妈去看了邓超主演的《银河补习班》。虽然大家对这本电影褒贬不一,尤其是看到马飞在邓超的“快乐教育”下,从年级最后一名的差生,逆袭成为年级前十的优等生,如愿成为宇航员,都觉得这样的剧情太扯了。但小样妈还是非常认同这样的教育理念。

虽然拍成电影后,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其实邓超教育马飞的那些方法,在心理学里都能找到依据。

所以今天,小样妈想借这部电影,和大家聊聊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学习好,能力强,过上不平凡的人生。

你对“快乐教育”恐怕有个误会

很多家长像电影里的校长一样,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的确,和玩耍相比,学习不是件轻松、愉快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越逼孩子吃苦,他就能学的越好。

相反,真正学习好的人,都是一边体验学习的辛苦,一边享受快乐的。

学习的快乐藏在哪里呢?

藏在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里;藏在他通过努力取得进步,体验到的成就感里;还藏在他通过学习,实现理想的幸福感里。

电影里,马飞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只凭兴趣,毫无压力地学习。他拼命努力,只进步了区区几名,被同学欺负,被校长批评,甚至连累班主任老师被处分的时候,他也曾绝望地想放弃。

他哭着对爸爸说,“太难了,爸爸,我还是去卖煎饼吧。”

是什么让他摔倒了还能再爬起来,明知学习辛苦,还能咬牙坚持呢?是邓超带给他的“快乐教育”。

下面我们就详细看一看,邓超用了哪些方法,最终成就了儿子马飞。

01 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什么意思呢?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看看马飞周围的人是怎么评价他的。

电影一开始,马飞的老师就说他是“破孩子缺根弦”。

上初中时,马飞成了学校的差生,校长想要开除他,还讽刺说,“煤球再怎么洗,永远也变不成钻石。”

就连马飞的亲妈也说,“这孩子就这样,没救了。”

“我看你也没什么自尊心……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长了那年级前十名的脸了吗?”

在马飞的世界里,所有人都觉得他一无是处,除了邓超饰演的爸爸。

马飞小的时候,邓超就说,“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你的脑子要一直想,你就永远不会缺根弦。”

后来马飞通过努力,从班级倒数第一,考到了班级倒数第五。他觉得自己还是很差劲,可邓超却说,“天才啊,考得太好了。”

很多人觉得邓超对孩子的夸奖有点太夸张了,马飞妈妈才比较接地气。但其实,邓超的做法才真正有利于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类任务。这个概念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

他发现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会直接影响他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和坚持性。

就拿学习这件事来说,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会为自己设定更高的学习目标,遇到困难时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并且在学习时冷静、沉着,更关注学习本身。

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则完全相反。他们会逃避困难的任务,给自己定一个比较低的目标。遇到困难时很快就会放弃,不愿意付出努力,还会感到紧张不安的情绪。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自我效果感高的学生成绩更好,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成绩更差。这一点已经被实验研究所证实了。

电影中,原本马飞的自我效能感很低,老师批评,妈妈数落,他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会成功,所以早早就放弃努力,甘愿当一个差生。

但爸爸的信任和鼓励让马飞重新觉得自己是有希望的。他努力学习,取得了进步,自我效能感又一次得到提升,最后变成了良性循环。

游泳冠军傅园慧也有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爸爸。

傅园慧小的时候,傅爸爸就一直对她说,“你是天才”。后来傅园慧因为这件事被队友嘲笑,没想到傅爸爸居然跑到游泳队,认真地跟对方说,“我们傅园慧真的是天才。”

看似傻傻的举动,却成了傅园慧成长路上的定海神针。

每当遇到困难,甚至被攻击时,傅园慧总会反复默念爸爸的那三句话,“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个天才。”给自己加油打气,坚持走到了今天。

每个孩子都会遇到挫折,能决定他们走多远的,正是遇到挫折时的态度。是相信自己努力往前冲,还是就此止步不前,就看父母平时是鼓励还是打击了。

02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而学

学习的过程充满艰辛,为什么有的孩子轻易就放弃了,有的却能甘之如饴呢?答案就藏在邓超对马飞的教育里。

原本,马飞虽然学习不好,但他很相信妈妈说的那套,“认真学习就是为了考清华、北大。学不好就楼下卖煎饼。”

这也是很多父母灌输给孩子的观念:好好学习是为了考一所好大学,然后找一份好工作,最后有好的生活。

但邓超的想法不同,他告诉儿子,“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其实是在强调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我们听过很多名人故事,当一个人有了宏伟的目标,迫切想要实现它时,就有了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

你或许会觉得,他们是名人,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那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针对普通人做的研究。

在心理学里,目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为掌握目标,这类孩子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能力,实现理想。

邓超在电影中鼓励马飞一直思考,找到自己的理想,为成为宇航员而学习,就属于掌握目标。

另一类目标称为表现目标,这类孩子关注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通过学习超过别人,获得赞许和优越感,又或者通过不好好学习,来避免别人说自己笨。

很多家长拿孩子和别人比较,考得不好就批评、数落,灌输给孩子“好好学习才能出人头地,否则只能卖煎饼、捡破烂”的观念,其实就是在鼓励孩子建立表现目标。

这两类目标对孩子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呢?研究发现,拥有掌握目标的孩子,注意力会放在学习本身,他们能更好地监控自己的学习情况,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

而拥有表现目标的孩子,除了自己的学业,还要关注别人的表现,不仅注意力被分散了,也更容易受情绪的影响,胜易骄,败易馁。

除了目标类型的不同,目标是孩子自己参与选择的,还是别人指定的,对孩子的成绩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小欢喜》里,我们看到成绩优异的英子原本有很明确的目标——学习天文。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她愿意付出很多努力,辛苦但幸福地学习。

可是妈妈执意要干预她的每一个选择,不管是去天文馆当志愿者,还是去南大冬令营,结果不仅磨灭了英子对学习的热情,还令她患上了抑郁症,连活着都觉得没有乐趣。

所以说,想要孩子好好学习,就要先让孩子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学。尊重孩子的箭靶子,他才会不知疲倦地练习拉弓,而不是提前放弃。

03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虽然这几年,“亲子关系”被炒得很热,但真正能做好,赢得孩子心的却不多。

电影中,邓超被冤枉坐了7年牢,出狱后,儿子原本是拒绝他的。在马飞心里,爸爸离开了那么久,对自己不闻不问,这让他感受到了被抛弃感。

邓超知道孩子心里的委屈,对他的责怪、拳头一并接受,用一个拥抱回应孩子,让他明白爸爸是爱你的。

之后,在父子俩的相处中,他给马飞的永远是信任和付出。校长把马飞说得一无是处时,邓超挺他,说他毕业时,会是这个学校最出色的学生。

马飞学习进步,想要一台电脑时,邓超没有怪儿子贪心、不好好学习,而是尽自己所能实现孩子的心愿。

唯一一次对儿子发火,换成一般的父亲,肯定就这么算了。邓超却做了一个小降落伞,认真地跟孩子道歉,“对不起儿子,爸爸也只是第一次学着当爸爸,所以爸爸也会犯错。”

和大人相比,孩子永远是宽容的。只要我们愿意关心他的感受,尊重他的想法,做错事时诚恳地道个歉,孩子就会敞开心扉,重新拥抱我们。

而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孩子,不仅会更自信,更幸福,更有主见,研究发现,他们在学业上的表现也会更好。

因为这些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所以遇到失败时能积极应对,也会更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部电影中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比如邓超给儿子展示了连通管的原理,让他亲身体验到“知识就是力量”。

比如他教儿子永远不要停下思考,马飞才能在洪水和太空任务中,两次利用手边的工具,救自己一命。

比如他对马飞的班主任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应该是均匀地散布在他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从这些教育的细节可以看出,马飞的逆袭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即使他无法在一年内从年级倒数第一,变成年级前十,他也能变成班级前十。即使他没有考进清华北大,也依然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

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幸福的,也是值得的。愿我们也能通过努力,让孩子拥有这样的人生。


你知道给孩子做数学早教,除了数数和加法,还应该教哪些内容?

简单的加法孩子老是算错,还要掰手指,你有没有为此着急上火,吼过孩子?

想要孩子小学数学成绩好,跟得上老师的节奏,是不是大班的时候报个幼小衔接班就行了?

如果你也有这些困惑,不妨看一看小样妈的数学专栏——《6岁前这样教数学,小学不吃力》

你可能不知道,我除了是育儿作者,还是一枚数学学霸。考研数学150分的卷子,我考了145分。

为了帮小样打好数学基础,我花了3年时间,6万元学费,去中科院学习儿童心理学和脑科学,还研究了蒙台梭利和美国高瞻的数学教学方法。

现在,我总结了一套适合3-6岁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想要分享给你。

16堂课,涵盖6岁前需要掌握的15个数学概念,价值上百元的配套教材,原价99元,现在只要79元。感兴趣的赶紧私信我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心理学角度看《银河补习班》,马飞逆袭成学霸一点也不意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bn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