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韩国“乌龙”

韩国“乌龙”

作者: 世间棋子1983 | 来源:发表于2017-03-09 14:06 被阅读0次

我所说的韩国不是今天之韩国,抱着探究新闻的读者请移步。

老话题,我笔下的韩国是春秋时的诸侯国之一。搬出他的“乌龙”事件是因为值得我们借鉴。我不懂历史,事件的发生年号不知道(但知道背景),在位的君王不清楚(无所谓,他们都有个“雅号”昏君),做出的事件确是史上独一无二的。

“乌龙一”韩王让出上党给赵王美其名曰“遗祸大国”,赵国也是自不量力,烫手山芋也敢要。结果是引发了长达三年的“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兵力40万,韩国丢了“上党”“野王”两个河北要塞。

教训:韩王不应该把赌注压在别人身上,脱离苦海只能靠自己;赵王不应该被利益冲昏头,到最后得不偿失。

“乌龙二”韩王资助早已没有权势的周王朝,妄想利用“有名无实”的王号来“肥周弱秦”。如意算盘打的是滴水不漏——周王是天子他的话,你秦国不会不听;退一步讲就算你不听话,我出资割地赔款,这样一定会浇灭你的火气,退兵议和的。殊不知秦国此时的胃口正大:灭周称王是我几代人的夙愿,正愁没理由引发战事。现在你发兵攻我,好的我自卫。结果是周王朝加上韩国的十万兵马全被灭掉。什么,赔款议和?省省吧,我要的是天下。给不起?好吧,周王退位,秦灭周朝。本来就兵少人稀的韩国就这样白白牺牲八万士卒。

教训:韩国上下不会审时度势,用以往的经验(赔款就会退兵)对待胃口已大的秦王。

”乌龙三“这件事更荒唐了,不知是“助秦”还是韩王口中的“疲秦计”。韩王派治水专家郑国入秦,旨在促使大秦兴修水利,达到劳民伤财一举弱秦的目的,岂料秦国正待发展,苦无专家。这样一来韩国的举措解了秦王的燃眉之急。作为治水大家的郑国就像现在的科学家无关国界,不操心政事,只一心投入自己的领域。结果是秦因大型灌溉工程的成功富甲天下,奠定了统一六国的根基。

教训:韩国只以自己的需求与忌惮去衡量秦国,对时局没有准确的估量。

“乌龙四“发展到秦王嬴政有条件“灭六国,统天下”的时候,派出韩非子入秦实施“存韩计” 。谈判是需要筹码的,那时的韩国一没兵,二没钱。只妄想靠大道理说动秦王来存韩,也不想想秦国能有今天的实力还不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发展来的。结果自然是处死韩非灭掉韩国,并且是六国之中第一个被灭掉的。

教训:不能顺势而为,执着,幼稚。

韩国灭亡的乌龙事件我只知道这么多,但这些给我们的教训就够我受益一生的。记住:做人亦如治国,万事要清醒,要用清晰的目光看待发展中的事和人,不可完全依赖别人,也不可心存幻想。

相关文章

  • 韩国“乌龙”

    我所说的韩国不是今天之韩国,抱着探究新闻的读者请移步。 老话题,我笔下的韩国是春秋时的诸侯国之一。搬出他的“乌龙”...

  • 败给自己――韩国四大“政治乌龙”

    战国之世,铁马相争大战连绵存亡危机迫在眉睫,大国小国全力应对各出绝活。 其中,韩国的“政治乌龙”事件最为赫赫有名。...

  • 乌龙,乌龙

    大乌龙,我真的是很尴尬啊! 情爱文学,当代,当代,当代,重要事情说三遍。 我下意识选择了之前自己研究过的《爱情三部...

  • 红乌龙:在红茶与乌龙茶边缘行走的茶品

    红乌龙的茶汤看着像红茶,可是闻着却是乌龙茶的味道。 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而红乌龙介于乌龙和红茶之间。 于20...

  • 简单说茶-乌龙茶的四大金刚

    乌龙茶四大金刚,北福建的闽北乌龙、南福建的闽南乌龙、潮汕的广东乌龙和海峡对岸的台湾乌龙。 大红袍的厚重,铁观音的高...

  • 乌龙茶事

    提起乌龙,脑海中先闪过乌龙球,乌龙情话的传说中诙谐话题,再就是最爱的乌龙茶了。 而关于乌龙茶的品鉴,当仁不让的是老...

  • “乌龙”的乌龙

    你以为乌龙茶真的来源于《乌龙院》么?当然不是。那肯定是你动画片和电影看多了。 古代“乌龙”的意思是忠心耿耿的狗,现...

  • 【悠哉茶院】茶知识·每日分享

    乌龙茶之闽南乌龙 闽南乌龙茶【South Fujian Oolong tea】主产于福建南部安...

  • 2019-07-16

    汉语原有“乌龙”一词,粤语“乌龙”指糊涂,民国时广州一本漫画杂志名《乌龙王》,主角“乌龙王”做事糊涂、可笑。大约1...

  • 《图解乌龙茶》

    《图解乌龙茶》 第一章 初识乌龙茶 - 乌龙茶的定义 乌龙茶也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绿叶红边。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韩国“乌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bw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