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在不知不觉中已快来到。出门在外的人,对亲人的思念,时不时的涌上心头。
闷热的天气,虽令人难以喘气,但清明前后的丝丝阵雨,让人感到了一丝悲伤,一丝清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牧描写清明时节的景象。
清明时节,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位于仲春与暮春之间,每年都在四月五日左右。
清明时节又叫寒食节,是人们纪念已故亲人而进行一些祭祀活动的节日。
清明至,雨水来。
每到清明,几乎都下看朦胧的细雨,这细雨纷纷扬扬,仿佛是为逝去的先人哭泣,仿佛是想把人间的哀思倾诉。

人们带着鲜花、祭品纷纷前往祖坟,吊唁先人。他们来到墓碑前,把花儿轻轻摆放在那里,曲身哀悼,接着开始烧纸钱,遥祝远在天国的先人衣食无忧。人间的哀思,就随着这丝丝香火,袅袅而去。
那墓碑前娇嫩的花儿,微微颌首,似乎在与人们一起默哀。随风散去的香火味,仿佛是人们丝丝缠绕的怀念。
清明,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我愿把我的哀思寄往天国,寄给我最挚爱的亲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