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的那个地方估计是中国最早的移民城市。石油会战开始的时候,在党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转业军人,农民,工人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奔赴松嫩平原。
我父亲也是其中一员,他是从玉门油田转调过去的山东人。
改革开放以后,个体经济开始繁荣起来,山西刀削面就是其中之一。最早的时候只是安放在路边的两个铁皮板房,菜品也非常少。我们经常光顾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那里有大大的咸鹅蛋。
如今这家面馆已经拥有150多家店铺,几乎布满了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和居民小区,但并不是以连锁的形式出现,不过,也都是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在经营,而且管理得也不错 。这一点一直让我感觉很奇怪。
当然,奇怪的不是他们的经营模式,而是,他们家为什么有这么多亲戚。
一斤面三两水,这是山西刀削面的标配。调成面穗,揉软,揉光。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决定着饧好的面能不能用于刀削。特制的弧形刀平削为扁条,斜削为棱叶,一刀接着一刀,一片连着一片,准确无误地漂入锅里翻滚的沸水中。据说,优秀的师傅一分钟可以消出200余片。怪不得山西的镖师使用的暗器多为飞刀,原来是耳濡目染的本领。
至于臊子(或叫面卤、浇头等)还是那句话,我认为没有固定的标准。在那个一年只吃一顿肉的年代,我就不信山西人不吃刀削面了。不过,陈醋和油辣子是无论如何不能缺少的。
关于那些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的说法以及番茄鸡蛋酱,猪肉、牛肉卤,金针木耳黄花菜的精美调和都是后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