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思维模式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提来的。2017年,她还因为这本书而获得被誉为“世界最大教育单项奖”的“一丹教育研究奖”。通过阅读《终身成长》这本书,我对于成长型思维模式有个全面的了解,并开始思考怎样成为一个拥有这种积极思维模式的人,如何培养出更多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来。
一、固定性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区别
固定型思维模式拥有者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可改变的,成功仅意味着比其他人更有天赋。而一旦做事失败,他们不会从失败中学习并纠正自己的失败,相反,他们可能只是去尝试着修复自己的自尊。比如,他们会去找比自己还差的人。在经历失败后,他们还会去责备他人或者寻找借口。与此相反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拥有者相信一个人的能力可以拓展,失败是一次成长的机会,经过调整和努力,自己一定可以进步。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们则表现出百折不挠的勇气,而且还会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坚信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关键。
二、固定性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不同结果
固定性思维模式的人会让失败从一种行为(我失败了)转变为一种身份(我是一个失败者)。时间长了,他们容易成为“三无”之人——无力、无望、无价值。面对困境,他们没有力量去改变;面对未来,他们觉得没有希望;面对人生,他们感觉自己没有价值。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始终拥有这样一个理念:我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即使是事情发展不顺利时也能拥有想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这种思维模式,让人们遭遇重大挑战的时刻,也依然可以茁壮成长。
三、要系统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1.面对成功时,要学会恰当正确的表扬方式
在表扬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成就,而不是自身的天赋。孩子们都喜欢被表扬,他们尤其喜欢别人表扬自己的智力和天赋,这种称赞能给他们带来特别的喜悦感,但这种感觉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他们的自信心就会消失,积极性也会跌到谷底。如果成功意味着他们很聪明,那么失败就意味着他们很愚蠢。我们应该避免某种特定方式的赞扬——那种对他们的智力和才能做出评价的赞扬方式,或者让他们觉得我们并非为了他们所付出的努力,而是为他们的智力和才能而感到骄傲的赞扬方式。相反,我们应该夸奖孩子以成长为目标的努力过程——夸奖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学习、坚持不懈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达到的成就。也就是说,表扬孩子时,不要表扬他们的个性特质,而应该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2.面对问题时,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
《终身成长》这本书列举了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九种思维方式:面对不懂时,学会全方位思考“忽略了什么”;想要放弃时,转变思考方向,“尝试别的方法”;犯了错误时,学会反思“我学会了什么”;面对失败时,坚信人生没有失败,只有反馈;面对困难时,思考“要多付出时间和精力搞定”;取得一定成绩时,思考“专精没有天花板”;看到伙伴成功时,思考“我怎样像他一样”;面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时,思考“通过刻意练习一定能提高”;怀疑自己不聪明时,一定想到“大脑如同肌肉,也会成长”。总而言之,就是引导学生更关心如何提高自己,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上来。
3.利用好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
课堂是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的主阵地。老师应该教会学生热爱挑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享受努力的过程,不断学习。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拥有一种可以建立和修复自信心的终生有效的方法。
首先,在课堂知识传授过程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规则和步骤。当老师注重进一步地理解,并帮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的时候,学生很容易认为自己的个人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其次,老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如高中语文课文《我与地坛》就讲述了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让人动容;《百合花开》就是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一篇很好的文章,表明“你现在是谁,不代表以后就永远这样;人们如何看待你,不代表你就是那样,也不能决定你未来的样子;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会发生有意义的改变。”此外,英语教材中介绍曼德拉的文章就详细讲述了他坚强和持续奋斗的一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介绍屠呦呦、乔丹等名人的文章也阐明了“智慧和成功是过程的结果,而不是遗传学的礼物。”
此外,我们还应该善于借助利用其他材料。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环境是由老师用心来创造的。要用爱心+耐心来建设一个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气场,只有这样,即便“拙笨”的学生也会充满希望地坚持下去,等待着花开时刻的到来。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文章、歌曲和视频来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如用心歌唱《从头再来》、《相信自己无限极》、《怒放的生命》等歌曲,就会逐渐树立战胜困难挫折,笑迎人生挑战的信心;认真阅读《剥豆》、《刷子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等美文时,学生就有可能像主人公那样,理解“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他的价值。”;观赏《阿甘正传》、《摔跤吧,爸爸》、《垫底辣妹》等经典电影就会让学生明白“顶峰是很多固定性思维模式者渴望达到的地方,却是很多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工作激情带来的副产品。”
总之,成长型思维一旦定格在学生的心里,就会生成一种永久性的能量,不只是作用于当下,而且还会延伸到未来,乃至终生受用。不但自己洋溢出一种乐观而幸福的生命样态,还会在无形中向周围的人辐射,从而传递出一种积极的能量,甚至生成一种幸福的文化。所以,努力培养学生拥有这一积极的思维方式是极其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