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702466/2f408fcc8b68289f.jpg)
我的父亲和母亲大半辈子都是打打闹闹过来的。不管家里有没有外人,也不管我们三姐妹在不在旁边,一言不合,父亲的大嗓门就会敞开了喊,母亲也毫不示弱,俩人有时候甚至会扭打到一起。家里的东西,俩人乒乒乓乓的一顿摔。最后,父亲往往摔门而去,母亲会边哭边数落着父亲的不是。而我们,只能在旁边胆战心惊的看着。不敢哭,也不敢拉架,不然父亲的巴掌就会烀到我们身上。
我和我的俩个姐姐,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
父亲一直想要个儿子。那个年代的农村,家里没有个男孩,没有强劳力不说,还会背后被人家骂绝户的。母亲生了俩个姐姐后,为了生个儿子,躲避计划生育追查,肚子显怀后,就到处东躲西藏的,有时候甚至会藏到土豆窖里。最后生下了我,却还是个女孩。我想,当时的父亲一定很绝望吧。
父亲和母亲都很能干,都是庄户院里的好把式。母亲更是干净利落,勤俭持家,我们姐妹三个人的衣服,都是二姐穿大姐的,我穿二姐穿小的。大姐也很少买衣服,大多数是别人给的,或者妈妈用他的衣服给大姐改小了穿。过新年的时候,赶上年景好,才会给我们买件新衣服。平时还不让穿,留着上学的时候,或者走亲戚的时候穿。回到家要马上换回平时的衣服。母亲说,这样能穿的长久些。
大姐对漂亮的衣服情有独钟。但那时的条件,再加上母亲的约束。大姐爱美的天性一直得不到满足。大姐成家后,认可不吃不喝,喜欢的衣服一定买到手。这大概是对童年缺失的一种补偿吧。
二姐,受母亲的影响,特别爱存钱。二姐和二姐夫挣的钱,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都存了起来。我常笑话她是个守财奴。天长日久,这个守财奴也真攒下来不少钱。在家乡的小城和沧州都买了房子。
而我,一直想告诉父亲,女儿并不比儿子差。所以,我一直很努力,考上了高中。那时候读高中的人很少,我要给父亲争一份体面。可上了高中后,因为不属于义务教育,所以费用就多了很多。俩个姐姐也没读过高中,母亲头一次这样多的往出拿钱,很是心疼。每次我回去要钱,都会一遍遍的告诉我别乱花,钱不容易挣。说的多了,我就觉得花他们的钱有一种罪恶感,觉得很耻辱。
我特别想逃离这个家,一分也不想再花他们的钱了。
我早恋了。恋爱对象是我们的教官。
高二,我辍学了。
又过了一年,我不顾父母的反对,结婚了,嫁给了那个教官。终于逃离了那个家。那年,我二十岁。
这就是我的家,我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深入到骨髓里的。影响我们的性格,影响我们一次次的抉择。我对我的父母,也曾有过抱怨,但他们,已经尽他们所能,把他们认为最好的都给了我们。
我只希望自己能有所改进,把更好更合适的教育给我的孩子。一代代的不断改进,传承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