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是苏轼在为官期间,亲赴石潭为民求雨,后天降甘霖,他再赴石潭谢雨时,在路上的见闻感受。
词的上片勾勒田园之景,首句“簌簌衣巾落枣花”,实际是“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装句,意为枣花从树上纷纷落下,沾在人们的衣服和头巾上。在这宁静闲适的氛围中,融入了村南村北响成一片的缫丝声和古柳下卖黄瓜的农民的吆喝声,这些景物极富时令特色,生动地展现了一幅民风淳朴的乡村生活图。
词的下片写行人,即苏轼自己。酒困、路长、日高、人渴,便要去乡野人家讨要一碗茶喝。笔随意走,意在笔先。虽是写旅途的劳累,但仍能让我们感受到欢畅、喜悦之情。全词有情有景,清新朴实,描写饶有趣味艺术上颇具匠心。
这首词用清丽自然的语言,爽朗明快的调子,描绘了乡村风景以及乡村淳朴的民风,表现了作者与农民同乐、休戚与共的从政作风。

网友评论